“为年轻人提供情境,让他们像‘游戏玩家’一样参与红色主题IP的创作”“可以通过家中老年人跟晚辈讲故事,用接地气的方式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昨天,新时代下的红色主题IP创新表达与传承研讨会在位于北外滩的上海白玉兰广场举行,来自红色场馆、学界、业界的多位专家围绕红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面向年轻人如何做好红色主题IP创新展开讨论。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史传播既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年来,上海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弘扬,特别是创新转化上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催生出许多知名的红色主题IP。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剧《前哨》《浪潮》、沉浸式表演剧《那年桃花》《思南路上的枪声》、纪实文学《战上海》、评弹《千里江山图》等。接下来,要以权威、准确、高质量的要求为导向,加大对党史成果的转化力度,要强化用户思维,加强用党史讲故事的能力,努力创作出用事实说服人、用情怀感染人、用道理影响人的各类新媒体和文艺作品。
“我们不仅要思考红色IP如何找到年轻人,也要思考找到年轻人后怎么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燕晓英结合相关授课经验,提出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寻找传播最大公约数,注重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跟上年轻人的文化兴趣。她举例道,结合交大举办“两弹一星功臣”展览,学生自主选择以直播形式创作产品。为了完成作品,学生几次提前走进红色场馆去了解历史、规划运镜路线,用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把了解的内容传递给同学们,而同学们也会更认真地听讲,实现了历史学习、课程学习、文化产品推广的闭环。她建议,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类似游戏的情景,赋予学生角色和任务,让学生以自己擅长和喜爱的方式去完成作业。同时,让学生在“通关”过程中,引导他们关心中国文化、上海文化,让红色主题IP和年轻人双向奔赴。
新民晚报社运营协调部主任、自媒体博主晏秋秋认为,让年轻人了解红色IP,不仅仅是直接邀请他们走进红色场馆,还要用好老年人这个宝贵资源。在他看来,老年人既是接受宣讲的人,也可以成为宣讲的人,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老百姓的事情。譬如,可以由家中老一辈把自己经历的红色故事特别是细节告诉孩子,把一些书面化的用语自然地用听得懂的话讲出来,用真情去感染孩子。
“红色资源的创新表达方式,要以更为浸润日常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血脉,在给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形成情感共鸣。”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雪琛说,以纪念馆为例,近年来,以数字化、元宇宙等新载体新形式激活红色文化的传播,让红色纪念馆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明年是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纪念馆将进一步从人、事、物三方面提升红色IP的创新表达。从“人”的维度说,以“小红花”“东航凌燕”“海派文化志愿者”等志愿者服务团体为基础,招募全年龄段的志愿者加入服务团队,吸引更多人走进红色场馆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从“事”的角度说,搭建红色场馆与公众交流的互动平台。如,通过篮球赛、健步行、迎新跑等赛事吸引年轻人参与,邀请青年学者参加研讨会等。从“物”的角度说,要“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定格动画、漫画等年轻人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红色故事讲好,并通过巡展等方式,让更多人走近文物、了解背后的故事。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一级主任科员曹典认为,坚持守正创新前提是“守正”,党史展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紧扣历史,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研究力,不仅要精通跟红色遗址旧址相关的党史,还要对百年党史的基本脉络有整体把握。另一方面,要加强场馆内部的审核机制,持续提升红色场馆展陈水平。同时,要严格贯彻落实《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导则(试行)》《革命旧址展示导则(2023)》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精神。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主办。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图:受访者提供编辑:王宛艺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