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青史尽成灰——读杭盖《浚稽山》

不叫青史尽成灰

——读杭盖《浚稽山》

王琪玖

杭盖先生的《浚稽山》出版前,我就读过杭盖先生寄过来的打印本。《浚稽山》正式出版后,我再次阅读并断断续续写了几段点评式的文字。之所以迟迟没有把我的阅读体验系统地形成正式的文字,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关于民族历史和民族生存经验的复杂化观照,以及对民族历史和历史人物审美体验的丰富性传达问题的思考尚未成熟。杭盖先生的先生的《浚稽山》是一部试图以人类文化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文化之瞳”,修复民族历史文化残片,重返历史现场,再现汉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历史影像的作品,我不得不以崇敬的目光,慎审对待。

韦勒克·沃伦说过,历史只能参照一个不断变化的价值系统而写成,而这一价值系统必须从历史本身中抽象出来。阅读杭盖先生的《浚稽山》,我最先感受到的是杭盖先生从历史本身中抽象具有现代性价值系统的能力。

众所周知,匈奴历史是一门“世界性”学问,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匈奴民族很重很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汉匈民族关系是中国史册上最为复杂最为沉重,最为血腥和最为辉煌的一页。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原农耕民族就与崛起于蒙古高原大漠南北的匈奴民族,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领土争夺与文明碰撞。当然,这种基于民族生存资源和地理空间的争夺,基于不同性质的文化,文明碰撞,给中原农耕民族和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带来的是兵燹战乱生存痛苦和灾难,从周人“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到唐人《饮马长城窟》中“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匈奴民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匈民族在漫长的浴血争战中,以刀和剑,火与血完成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但是,由于漫长的以中原农耕文明为基石的古代封建文化的浸淫,在以汉民族生存经验为历史书写基线的中国文学叙事中,匈奴民族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历史都以“异质化”的历史碎片和“陌生化”的文明影像而被“另类书写”。匈奴人真只是一个嗜血好战的民族?匈奴民族真是只是汉民族“梦魇”?那些在汉民族文化书写中投降匈奴的汉人,真的只是贪生怕死的“贰臣”?那些在汉民族文化书写中的“节臣”,真的都像伯齐叔夷那样“不食周粟”?……只因匈奴这“飓风一样刮过草原的民族”缺少缜密而厚重的历史纪事,绵延而持久的文化传承,以及匈奴文明历史考古发现,对于匈奴这个曾经与汉民族厮打伴行游牧民族,今天相当多的人们,只能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窥探其沉寂而渐行渐远的面影。

当今世界,正如AIbert·加谬所说:“经过千年的沧桑变幻,世界与我们的对立愈加强烈。我们在一瞬间突然不再能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多少世纪以来,我们对世界只是限于预先设定的种种表象和轮廓,而从此,我们就就丧失了这种方法和力量。世界逃离我们,因为它又变成了它自己。”如何打破“我们对世界只是限于预先设定的种种表象和轮廓”,理解这个“又变成了它自己”的世界?我认为,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对既往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类生存经验进行复杂化的观照,从历史本身中抽象出具有现代性的价值系统,从而“重返历史现场”。就汉匈历史而言,融铸历史碎片的文化核能,抽象出其具有现代性的价值系统,给予丰富生动的现代性传达。杭盖先生的《浚稽山》正是这样一部具有现代性的历史文学叙事作品,它让散落在历史荒原上的匈奴历史碎片熠熠生辉,让为历史之尘湮灭的英雄之血重新沸腾,让渐渐隐没有历史灰幔中的面影重新清晰。从“不叫历史尽成灰”的钩沉与铿锵呈现的来看,《浚稽山》丰功至伟。

然而,打破以汉民族生存经验为历史书写基线的中国文学叙事中“我们对世界只是限于预先设定的种种表象和轮廓”,是需要“世界眼光”和“普世情怀”,还有卓越的艺术创造之能的。我曾经在一篇谈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访谈文章中表述过样一个观点,即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至为重要的一项文化工程就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仅仅停留在挖掘、发现、整理和保护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在民族文化平等以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方面,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相当繁重的工作要做。如果用百花园来比拟当代中国的文学,我认为,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文学之花,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文学百花园中最艳丽的一朵,它应成为社会主义文学百花园中的规定性文学品种,常态化生存和发展,而不仅仅是春晚的点缀,不仅仅附列于当代文学史的最后一章。我认为,费孝通先生在《“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一文中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构想,是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必须确立的文化心态。这就是“世界眼光”,这就是“普世情怀”!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强大国家和各种强势文明,诸如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阿拉伯文明、南美文明、非洲文明等等,这些庞大的多民族的社会实体,无不在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融合方面,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和教训”,正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文学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想最富有价值的文学营养。杭盖先生的《浚稽山》的文学实践,为吸收这些“经验和教训”做出了成功的实践贡献,从人类文化学的传播角度来讲,令人肃然起敬。

杭盖先生身关中,浸淫理工,但却以历史哲学家的睿智和犀利,倾情观照和解析西部少数民族历史,以考古学家田野考察式的执著与勤奋,在层累的汉匈民族关系史中,挖掘、剥离和抽象历史真相,探秘李陵、苏武、右贤王、且鞮侯等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予以群雕般的文字表现。我觉得,杭盖先生在《浚稽山》中表现出艺术创造之能,首先是对在汉匈争战这段历史长河中浮沉的历史人物,做了“去圣化”“去魅化”的文学观照,将其还原为符合“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这一个”。通俗地讲,就是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感,可亲可敬可爱或可憎可恶可耻的“人”。比如,匈奴大单于且鞮侯之于大汉帝国的对抗与侵凌,与李陵的个人恩仇等曲折丰富的政治与人性考量,就极大地丰富性地传达了汉匈民族争战的残酷,人性的诡谲与个人命运与国家种族命运的血肉联系。再比如《浚稽山》中对李陵之所以投降匈奴的政治的军事的以及个人家族“宿命”的细致描写,恰当地展示了生命个体面对变幻莫测的政治和军事时局的抗争、无奈、屈辱、隐忍、不甘、顺从与决绝的心路历程,为李陵这个背负着千载骂名的大汉民族的“罪徒”,洞开了一个倾诉衷曲的哀婉而又壮丽的“文学现场”。特别《浚稽山》中对挛鞮拓跋(李陵之胡妻)、挛鞮昭云(苏武之胡妻)这两位“名不见经史”的匈奴女子超越种族隔阂与民族偏见的胆识与超越种族与文化阻隔的“人性之爱”的描写,不但让读者能以深切的“理解之同情”理解李陵与苏武在匈奴的世俗人生,而且也让李陵与苏武这两个在以汉民族生存经验为历史书写基线的中国文学叙事中截然不同的文学形象,具有了鲜活的文学生命,生动的文学镜象。

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杭盖先生并无有意“美化”曾经让无数汉匈兵民生灵涂炭的汉匈争战,他只是真实而客观地叙写了汉匈民族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的无关正义与非正义的时战时和的历史现实,并以之为背景,展现了在巨大而逼仄的种族以及个体生存空间的威迫与美好人性对爱与美,还有和平宁静理想生活追求的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个体生命的心灵痛苦与抚慰。也正如此,杭盖先生笔下的人物,都是圆形的,丰满的,可怕可畏而又可亲可敬。比如,匈奴大单于的幼弟於靬王,即是这样由历史的必然和个人命运的偶然混合而成的“这一个”。他“敬畏苍天,仰慕英雄,不欺凌柔弱……品格高贵,淳朴而勇敢,待人真挚、坦荡、宽厚而善良”但是,他毕竟是匈奴的单于,是决定匈奴生死存亡的草原之王,所以,他也不可避免地,或者说是“历史赋予地”具有了草原之王所具有的威严,权谋,与冷血。与此相似的是,杭盖先生对汉武帝的文学形象的处理,亦是突破了文治武功卓尔超群的由前人和今人“预先设定的种种表象和轮廓”,让这个“千古一帝”,也露出华丽的皮袍下面的“小”来。诸如此类的对卷入到汉匈争战历史漩涡中的历史人物的“人化”处理,《浚稽山》中俯拾皆是,鉴于篇幅,恕不一一。

就其艺术结构而言,大开大阖,纵横捭阖的艺术架构,给这部小说以宏远辽阔的历史纵深感,尤其是将李陵、苏武、汉武帝、且鞮侯、於靬王等历史人物以单章独节的形式予以雕像式的呈现,使其丰富的美学内涵以山峦起伏般的恢宏气度,浮映在读者的阅读视野,激发读者的审美热情和阅读兴趣,从而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播力。这是《浚稽山》艺术创造上的最大亮点,也可是说是对中国当代小说宏大叙事结构艺术的一大贡献。但是,在人物雕像的局部刻画上,却有着缺少应有的细腻从容的缺憾。比如,072页,用不足两千字来字写汉武帝与司马迁的对弈,用力不足。汉武帝与司马迁关于李陵及李陵家族命运的争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封建王朝君臣之间执政理念与执政实践的博弈,就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表达,是大有文章可做,大曲衷可写之处。比如司马迁因李陵之事而受刑,应找出更深层原因,或可增写司马迁之身世以及个性缺陷等,可惜未能适度展开。在此多说一句,写历史人物不应一味的“丑化”,或“圣化”,而是应将其“人化”“凡化”。文学史上有许多被时人或后人贴上“圣人”“圣贤”标签的人物之所以“可敬而不可亲”“可敬而不可学”“可敬而不可信”,也正是“圣化”的原因。再比如075页上,在且鞮侯的思索过程中,加写了“今仔细想来,这是卫律用了一条借刀杀人的计策……帮助他成功地实现了这天衣无缝的奇谋”一小段,这与前面且鞮侯对李陵的种种说法和做法是大相径庭的,这一小段加得太快太硬,交代事情有夹缠之嫌;078页写大阏氏之死,十分简单且跳跃太大;082 写且鞮侯让卫律审苏武,及苏武出场等,太匆匆且含混等等。当然,作为一部30多万字的作品,出现一些勾连参差的小毛病,是不足为奇的。相信杭盖先生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小瑕疵,再版时会一一订正过来的。

2018/10/4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