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经典」读《资治通鉴》1337——夺位大屠杀

读《资治通鉴》1337——夺位大屠杀 作者:林海

原文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公元317年)

汉相国粲使其党王平谓太弟乂曰:“适奉中诏,云京师将有变,宜衷甲以备非常。”义信之,命宫臣皆衷甲以居。粲驰遣告靳准、王沈。准以白汉主聪曰:“太弟将为乱,已衷甲矣!”聪大惊曰:“宁有是邪!”王沈等皆曰:“臣等闻之久矣,屡言之,而陛下不之信也。”聪使粲以兵围东宫。粲使准、沈收氐、羌酋长十馀人,穷问之,皆悬首高格,烧铁灼目,酋长自诬与乂谋反。聪谓沈等曰:“吾今而后知卿等之忠也!当念知无不言,勿恨往日言而不用也!”于是诛东宫官属及义素所亲厚,准、沈等素所憎怨者大臣数十人,坑士卒万五千馀人。

夏,四月,废乂为北海王,粲寻使准贼杀之。乂形神秀爽,宽仁有器度,故士心多附之。聪闻其死,哭之恸,曰:“吾兄弟止馀二人而不相容,安得使天下知吾心邪!”氐、羌叛者甚众,以靳准行车骑大将军,讨平之。

柏杨白话版

317年(晋晋·建兴五年 建武元年)

汉赵帝国相国刘粲铲除皇太弟刘乂(刘粲的叔父)的网罗,已布置完成,于是发动。

刘粲命他的党羽王平对皇太弟刘乂说:“刚才接到皇宫传出诏书,说京师(首都平阳)将有变乱,要你迅速备战。”刘乂相信,下令东宫臣属,全体穿上铠甲,外面罩上平常衣服,准备应付事变。刘粲火速派人通知中央军事总监(中护军)靳准及寝殿侍奉宦官(中常侍)王沈。靳准报告汉赵帝刘聪说:“皇太弟(刘乂)将要政变,部属们外衣之内,已暗穿铠甲。”刘聪大惊说:“怎么会有这种事!”王沈等异口同声说:“我们知道皇太弟的阴谋,已经很久,向陛下报告多次,可是陛下硬不相信。”刘聪命刘粲率军包围东宫。刘粲命靳准、王沈逮捕氐羌民族部落酋长十余人,穷追猛查(刘乂身兼“大单于”,氐羌各酋长都是刘乂部属,效忠刘乂),把他们吊到高架上,用烧红的铁钳挖出眼珠;酋长们不堪苦刑,只好自诬跟刘乂谋反。刘聪对王沈等说:“我今天才知道你们的忠心。以后请常想到‘知无不言’,不要对我过去不听你们的话记恨。”(“八王之乱”第六王司马颖对鲨鱼群说的也是这段话,参考三〇三年十月。)于是诛杀东宫全部官属,跟刘乂平常所亲近敬重以及靳准、王沈等所厌恶憎恨的大臣,有数十人;坑杀武装士卒一万五千人(东宫四翼卫队)。

夏季,四月,刘聪罢黜刘乂当北部王,不久,刘粲命靳准把刘乂刺死。刘乂眉清目秀,神态爽朗,宽厚仁慈,器宇恢弘,所以人心归附。刘聪听到他的死讯,悲哭出声,至为哀痛,说:“我们兄弟,只剩下二人,却不能互相包容,怎能使天下知道我的心意!”

氐部落跟羌部落纷纷叛变。刘聪命靳准代理车骑大将军,一一讨伐平定。

读书笔记

刘乂的死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汉赵的悲剧,刘渊开疆立国,一世英雄,儿子刘聪不争气,孙子刘粲更甚之,可惜、可悲。

注:授权发布,转载须统一注明来自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责编:程子茜

长安街读书会

相聚长安街,走读长安街。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近千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直机关及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书友以书相聚,以学养才。 刚刚

长安街读书会

长安街读书会: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自助申请入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