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古战场,八路军伏击战截断日军运输线(上)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上,雁门关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

提起雁门关,人们通常会想起“天下九塞之首”的雄关和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您是否知道,在抗战期间,八路军曾在这个著名的古战场上,伏击日军取得了影响重大的胜利?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八路军120师716团两次在雁门关下设伏,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此次战斗切断了日军向忻口方向的运输线,给正在忻口作战的友军以有力支援,被誉为“雁门关大捷”。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作者对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实地考察情况,雁门关伏击战的背景,两次伏击战的战斗经过,以及各界对雁门关伏击战的评价,揭秘了雁门关伏击战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下篇主要介绍雁门关的有关情况。

考察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上,雁门关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

作者考察完“平型关大捷”遗址后,向西经过平型关,晚住繁峙县砂河镇五台山站。五台山火车站其实不在五台山附近,而在五台山景区以北65公里处。第二天,作者从这里出发,沿G108国道西行,过代县后,上G208国道向北前往雁门关伏击战遗址。这条路在雁门关以南有一段“雁门险路十八弯”,是连续的“胳膊肘弯”,因弯急路险而闻名,人称“雁门十八旋,环环皆是险”。

雁门关位置示意图,黄色为G208国道

雁门关位置示意图,黄色为G208国道

“雁门险路十八弯”路标

“雁门险路十八弯”路标

作者在雁门关考察

作者在雁门关考察

过了当年周恩来与阎锡山谈判的太和岭口村,在城上村西北约1.3公里,G208国道631km处,这里是个弯道,旁边有一个岔路口,路边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石碑,上面写着“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岔路口的西面是七八十度的陡坡,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树林。从岔路口的小道下去,是一片干枯的河滩,这里是黑石头沟的沟口。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指示牌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指示牌

黑石头沟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槽,它位于雁门山太和岭脚下,全长约3公里,是当年雁门古道的一部分。

黑石头沟沟如其名,沟口干河滩上遍布着山洪冲下来的黑色石头,这种黑色石头质地坚硬、份量重,当地老百姓都拿它作压菜缸石用来腌咸菜。

从黑石头沟沟口向西转过一个大弯,沟谷变成南北走向,道路也从石滩路变成山区土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土路上行,前面是一座小山。登上高处瞭望,只见一条土路在沟底由南向北蜿蜒而过,这就是老太同公路,是当年从大同到太原的必经之路。这条路两边是几十米高的山丘,路面坑洼不平,线路弯弯曲曲,是北高南低的上坡路,车辆经过这里只能缓慢行驶,是一处打伏击战的有利地形。

纵观雁门关伏击战主战场,这条山谷南北长约1000米,沟底宽平均几十米,窄的地方仅有十几米宽,八路军716团当年就是埋伏在这条沟西侧的山上袭击了日军车队,目测这段山坡的坡度约为四、五十度。

从道路转弯处向前200米,就是当年伏击战的主战场

从道路转弯处向前200米,就是当年伏击战的主战场

雁门关伏击战主战场

雁门关伏击战主战场

在黑石头沟南端与G208国道交会处,有一座约20米长的石拱桥横跨在黑石头沟河槽上。当年八路军打雁门关伏击战时,为堵截日军车队曾炸毁了这座石桥。解放后,政府分别于1958年、1977年和1990年,利用老桥墩对这座桥进行了扩建,桥墩也做了加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些桥墩中,除了有水泥抹缝的还有一个是白灰抹缝的,这个白灰抹缝的4号桥墩就是当年留下的老桥墩,是八路军雁门关伏击战现存的唯一历史建筑物。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于1981年8月被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被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G208国道与黑石头沟交会处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石碑。2016年入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20年9月1日,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石碑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石碑

2017年,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在雁门关伏击战主战场劈山形成崖壁,在崖壁上雕刻了“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八个醒目的大字,崖壁的下方修筑了一个与山体同宽的平台,供在此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使用。

崖壁上的“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石刻

崖壁上的“雁门关伏击战遗址”石刻

雁门关伏击战背景

1937年9月,贺龙率领八路军第120师进入山西,昼夜兼程赶赴晋北前线,支援第2战区友军作战。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元帅之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早在1914年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8年后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等职。1922年率部入四川,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1924年返湘,先后任澧州、湘西镇守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成为工农红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第120师师长贺龙

第120师师长贺龙

全面抗战开始后,120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先是徒步行军,走万荣、稷山、新绛到侯马,再从侯马乘火车北上。

作者在侯马火车站考察

作者在侯马火车站考察

120师原定目的地是朔县,支援在雁北防御的晋绥军。当120师赶到宁武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大同、朔县,雁北已被日军夺占,晋绥军撤到了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一线的内长城防线。120师遂在宁武站下车,上山到了神池。

根据敌情变化和八路军总部命令,120师部署在晋西北的管涔山区,师部驻神池县义井镇,358旅集结在神池、宁武一带,359旅到五台、定襄、繁峙一带,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在120师的行军过程中,358旅第716团作为120师的前卫,一直走在120师的最前面。

716团是由红二军团第六师与陕北红军第28军改编而成。改编后的716团下辖3个营,每营下辖4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团部直辖警卫连、侦察连、迫击炮连,全团总共14个步兵连、4个机枪连和1个迫击炮连,兵力约2000人。

到神池后,716团宋时轮团长奉命率第2营和团侦察连组成雁北支队,挺进朔县敌占区开展游击战,24岁的贺炳炎被任命为716团团长。贺炳炎绰号“贺小龙”,1913年出生于湖北宜都忪木坪江家湾村,他9岁丧母,11岁给人放牛,先后学过篾匠、杀猪、打铁等多种手艺。参加过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战斗中负伤被截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是赫赫有名的战将。

此时,日军继续向南进犯太原,忻口战役已经开始,正在进入紧张阶段。在日军进攻正面,担任防御的是阎锡山的晋绥军、卫立煌的中央军以及西北军、川军,部署在忻州北面的山地中。这道防线极为重要,一旦被日军攻破,太原就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

在忻口防御战中,八路军担负配合、支援国军正面战场的任务,120师负责在忻口以北的敌后开展游击战。具体部署是,358旅和359旅在原平以西攻击大牛店等地日军侧翼,716团直属队和第3营组成贺廖支队,再向北去,深入日军侧后,在代县的广武、雁门关、太和岭一带,破击大同至太原公路,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

雁门关城楼

雁门关城楼

贺龙亲自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召到师部,对他们说:“忻口会战正在进行,敌人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往忻口运输弹药、给养,这是日军最主要的一条运输线。但是,他们很嚣张,自以为那一带已经成为他们的后方,没有中国军队,因此警戒疏忽。你们到那里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日军这个弱点,发动群众,给鬼子来个突然打击,把这条运输线切断。”

1937年10月,贺龙(右)和关向应、周士第、甘泗淇等在雁门关前线察看地形

1937年10月,贺龙(右)和关向应、周士第、甘泗淇等在雁门关前线察看地形

受领任务后,贺炳炎和廖汉生回到团里传达了贺龙师长的作战意图,率团直属队和第3营组成贺廖支队向雁门关地区挺进,第1营则随358旅旅部和715团行动。贺廖支队一路急行军赶到雁门关西南临洮梁山中的老窝村驻下,在此侦察敌情,寻找战机。

贺炳炎(左)与廖汉生

贺炳炎(左)与廖汉生

716团得到情报:10月18日,日军将要从原平撤回死伤的士兵,于是决定打它一个伏击。由于日军车队不从雁门关过,那里并没有日军驻守,只在广武驻有少量兵力,716团主动改变师部指定的位置,确定在黑石头沟一带的公路设伏,同时派少量兵力占领雁门关。716团的计划得到了师部批准。

1937年10月17日,716团由老窝村进至离雁门关太同公路不远的王庄、秦庄隐蔽宿营。

716团开进路线

716团开进路线

当天,贺炳炎和廖汉生带着营连干部到雁门关以南的黑石头沟实地勘察地形,发现公路就在两山之间的沟底,沟南侧有一座小石桥,只要炸掉石桥就可以切断公路。公路两边山头也很适合隐蔽部队,是个打伏击的好地点。他们发现在这里设伏还有一个好处是,有石墙沟和牛大沟两条沟与黑石头沟相接,便于部队撤离战场。贺炳炎与廖汉生商量后,立即确定了战斗部署,决定把三营埋伏在公路西侧山头上,团指挥部设在伏击部队后面的一处山头。三营担任主攻,再由一营的一个连向阳明堡方向警戒,三营11连埋伏在石桥西侧,负责断敌退路。作战意图是:全团一起突然行动,力求把敌人全部消灭在黑石头沟内。任务布置下去,大家回去分头进行准备。作战计划明确后,为避免被日军发现,716团决定隐蔽进入伏击地域。

第一次伏击战战斗经过

10月18日凌晨5时,在一名老乡的带领下,716团顺着牧羊小道,摸黑向伏击地域——雁门关南山脚下的黑石头沟开进。

18日上午,716团到达黑石头沟西侧的山上,各连队迅速进入伏击位置隐蔽待机。

716团伏击地域

716团伏击地域

从山上看伏击地域

从山上看伏击地域

上午10时许,从广武开来的日军车队共有汽车50余辆,满载着准备增援忻口前线的兵员和弹药,拖着滚滚烟尘象长蛇一般从北向南驶进黑石头沟。日军车队进入716团伏击地域后,贺炳炎团长一声令下:“打!”霎时,山上各种火器一齐射击,步枪、机枪交织成密集的火网射向敌人,团直属迫击炮连把一颗颗炮弹准确地击中日军汽车。

雁门关伏击战的八路军部队

雁门关伏击战的八路军部队

打头的几辆车被打着了火,发生爆炸,车上的日军纷纷跳车。迫击炮连又向车队尾部的车辆炮击,堵住了车队的退路。这时冲锋号响起来,3营营长王祥发率领突击连如猛虎一般冲下山去,其他几个连也跟着发起冲锋。716团打得很猛,把措手不及的日军压到了毫无遮掩的沟底。

雁门关伏击战战斗场面

雁门关伏击战战斗场面

激战30分钟后,警戒分队发现有200余辆日军汽车从阳明堡方向由南向北开向716团作战地域。这是从忻口前线撤下来的日军车队,除了护卫的武装士兵外,车上主要拉着伤兵、尸体,还有一些空车。此时这支日军车队已经从南面驶进了黑石头沟。第716团立即分兵一部阻击该敌。负责在南面警戒的连队冲着前面的汽车猛烈开火,顿时把前面的几辆汽车打着火了。

与此同时,北面车队上的日军已经跳下车,爬上西面的山坡绕到八路军侧后,向在公路上出击的八路军射击,对716团形成了很大威胁,此时天上也来了4架敌机助战。贺炳炎团长立即把部队重新拉上山。在这个过程中,716团的伤亡骤然增大,贺炳炎的警卫员被日军机枪击中负了重伤,贺炳炎的胸前也被一颗子弹横着穿过,把他的皮袄贯穿了两个洞。

战至入夜,日军又有援兵将至。此时,黑石头沟里黑烟滚滚,被击毁的日军汽车从南北两头把道路堵死了,日军南北两个车队将近300辆汽车被堵在沟里,动弹不得。贺炳炎见伏击目的已经达到,而且日军援兵已到,战场形势对己方不利,遂决定撤出战斗。

日军汽车被击中起火

日军汽车被击中起火

这一仗,716团击毁日军车辆20多辆,杀伤日军300多人。716团的伤亡也不小,负伤53人,阵亡50人。其中第11连损失最大,该连政治指导员胡觉三在战斗中发现车下藏着一个日本兵,准备去捉活的,却被那个日本兵一枪打中了胸部,不幸牺牲。撤出战斗时,由于战场情况紧急,716团只把伤员背了出来,胡觉三等50位牺牲同志的遗体没能抢运出来。

雁门关伏击战要图(10月18日)

雁门关伏击战要图(10月18日)

战斗结束后,716团回到老窝村驻地,发电报向师部报告了战况。师首长回电予以嘉勉,并命358旅将716团第1营归还建制,赶到雁门关与团主力会合。

关于这次战斗716团伏击两路日军车队的先后次序,有的文献说先打的是从南面阳明堡方向来的日军车队。本文依据1937年10月19日,朱德、彭德怀关于120师袭击雁门关情况致周恩来转蒋介石、阎锡山的电报,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认为716团首先伏击的,是从北面过来的日军车队。

1937年10月19日,朱德、彭德怀关于120师袭击雁门关致周恩来转蒋介石、阎锡山电报

1937年10月19日,朱德、彭德怀关于120师袭击雁门关致周恩来转蒋介石、阎锡山电报

第二次伏击战战斗经过

两天后,716团又把部队拉到雁门关西边的山址子上,于10月21日晨,第716团再次设伏于黑石头沟一带,伏击位置在上一次伏击地域的北面。1营、3营分别埋伏在道路东西两侧的山上,准备伏击日军前往忻口的运输车队。吸取上一仗的经验教训,716团事先对公路、桥梁进行了彻底的破坏,贺炳炎团长带两个连到黑石头沟及斗口梁子一带破坏了七座桥梁和几千米的电话线。

雁门关附近地形

雁门关附近地形

21日上午9时许,日军由南向北来的车队200余辆汽车和由北向南来的车队数十辆汽车,同时进入了716团伏击区。过去日军从广武过雁门关地段,自恃援兵众多、弹药充足,都坐在汽车上不下来。自从10月18日在黑石头沟遭到八路军伏击后就改变了套路,当天日军在广武镇就下了车,先是步兵通过,人在前面走,车辆在后面跟进,边搜索边前进。看到日军进入伏击区,716团居高临下突然开火,以猛烈火力杀伤敌人,击毁日军汽车10余辆。两路日军遭遇八路军突然袭击后,开始在8架飞机的支援下向我军反攻。日军的数次反扑均被716团击退,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出现过大伤亡,敌变我变,716团在给日军以突然、猛烈的火力袭击后,主动撤出战斗。团部把1营带回来,王祥发营长带领3营向北机动占领了雁门关,把胜利的旗帜插到了雁门关城楼上。

八路军挺进雁门关

八路军挺进雁门关

雄伟雁门关

雄伟雁门关

雁门关伏击战受到高度评价

716团在雁门关的两次伏击战斗,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由于120师切断了日军从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补给线,加上林彪的115师也打击了蔚县至代县的日军交通补给线,使进攻忻口日军的弹药、油料供应濒于断绝,忻口前线的日军部队一度没有饭吃、没有子弹、没有援兵,给敌人造成了很大困难,攻势顿挫,这就给忻口正面防御作战的国民党军队以有力的配合。南京国民政府特对716团给予传令嘉奖,海内外报纸也大力宣传雁门关伏击战的战果,称之为“雁门关大捷”。

1937年11月5日巴黎《救国时报》报道

1937年11月5日巴黎《救国时报》报道

1937年11月27日《大公报》报道

1937年11月27日《大公报》报道

忻口会战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将军在战役结束后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雁门关伏击战是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的成功范例。毛泽东主席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都对雁门关伏击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游击战争还有其战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游击战,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列举了包括贺廖支队对大同、雁门关之敌主要运输道路的截断,雁门关的两次夺回在内的诸多胜仗,说明“八路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两次雁门关伏击战,716团抓住有利战机果断出击,以伏击战取得了赫赫战果,当发现战场形势不利时就果断撤出战斗,是对“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游击战战术思想的很好体现。雁门关伏击战,作为120师进入抗日战场后第一场有重大影响的胜仗,载入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光荣史册。

参考文献:

《中国抗日战争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浴血奋战——档案里的中国抗战》第四集 雁门关伏击战 国家档案局 2014年9 月

部分资料、图片采自网络

作者:泰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