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昆/文
历史上,孔林中最著名且最多的是楷木。
孔林的楷木可是非同一般,确有诸多用处。
楷木即黄连木,木材重而硬,冲击韧性甚高。心材橄榄黄或金黄色,久露空中则材色转深。
楷木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除了抗弯弹性模量一项指标略有差距外,其他均超过红木中作为鸡翅木的铁刀木。其中冲击韧性一项,竟为铁刀木的两倍之多(见表1)。
表1 楷木与铁刀木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比较
注:数据涞源:成俊卿、杨家驹、刘鹏《中国木材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楷木极易形成瘿瘤,更是制作精美器具的良材。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载“楷有瘿,可以为器。”
有瘿瘤的楷木制成的器具更受人美的喜爱。
那么,孔林的楷木在历史上都用来制作什么器具呢?
孔林的楷木可以制笏(图1)。
注:此图来自百度。
笏是古代大臣在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也称“手板”,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以孔林楷木制成的笏,可以长期保存。
笏也是古代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其用料也十分的考究。孔林的楷木不仅材质上乘,而且还与孔子有关,便成为制笏的精选材料。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载:“古之木,今有无者多。如楷木,只孔子墓上,当时诸弟子各以其方之木来栽,后有此木。今天下皆无此木。其木亦如槐,可作简,文皆横生,然亦只是文促后似横样。”
此中简即指笏。简是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片,如简册,但纸的发明和使用后,古文中的简多指笏。如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
元·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加封孔子诏》载:“古兖州曲阜县,有孔氏宗族五百余家,世代长有曲阜令。其地有孔林延袤数十里,夫子墓居中。伯鱼墓在左,子思墓在右。古木蓊欎,高插云霄。有楷木似槐,纹理纵横,他所无,搢绅用以为简。”
绅即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用于插笏,后称搢绅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也写作缙绅。此中简也指指笏。
以孔林楷木制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中记载了他写的一首诗的注脚:“唐文皇以孔林楷木裁手板,赐十八学士。乡中张参政家犹存。”
袁桷(1266—1327)元代学官、丽泽书院(位今浙江金华)山长。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一位典型的学者,他的记述应当是可信的。
唐文皇,即唐太宗李世民,因谥号“文皇帝”而称。“十八学士”是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
由此可知,以孔林楷木制作成笏,赐以重臣,自唐初即有。唐太宗所赐孔林楷木笏,竟有一直保存至元代者,袁桷所言,其乡中某人家中“犹存”,可见其备受珍重的程度。
宋周必大家中也存有孔林楷木笏。
周的《二老堂杂志》载:“槐简(笏)以楷木为上,予家世传一笏,登第者乃许执。兵火后,旧物无孑遗,独此笏在予处,每叹子弟未有能当之者。木纹纵者,如点横者,特异于他木,出于兖州(当时曲阜归属兖州)之孔林。”
周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周出于官宦人家,家中有祖传的孔林楷木笏,虽经靖康变乱,及后来的家中失火,所有其他物品荡然无存,但祖传的笏却一直得以保存。而且只有考取进士为官者才可使用。周的儿子官至朝请大夫、知筠军二州事,孙子官至宣义郎、监景德镇兼烟火公事。与他自己曾官至宰相一职,相去甚远。周家祖传之孔林楷木笏只有考取进士为官的后代才可使用。所以他自言,此笏“每叹子弟未有能当之者”。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对此孔林楷木笏的珍重。
孔林楷木笏也有很精彩的故事。
元郝经《陵川集·楷木杖笏行》载:“金源以来进士登第,例授楷笏,无则以槐代之。今曲阜祖庭有孔道辅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时击蛇笏,殷血犹在,横络一线旁,迸数砂粒,色若枣漆,以水濯洗,则其色鲜红如新溅著者。今此笏乃其尺度故制也。”
金源即金国的别称。由此可知,自金至元,进士及第是要授楷笏的。找不到了,才以槐木笏代之。
文中孔道辅,初名延鲁,字原鲁,孔子的第四十五世孙,曾任兖州知府,当时曲阜归兖州管辖。道辅曾在宁州为官,当时州内一观,有蛇为妖,人以为龙,百姓惊恐,甚至郡刺史也都一日两次参拜。道辅不信邪,以楷木笏将其击毙。
宋石介为此写了一文《击蛇笏铭》。文中写道:“天地钟刚正之气,在公之笏,岂徒毙一蛇而已?轩陛之下,有罔上欺民先意顺旨者,公以此笏击之;庙堂之上,有蔽贤恶违法乱纪者,公以此笏麾之;朝庭之内,有谀容佞色附邪背正者,公以此笏逐之。夫如是,则轩陛之下不仁者去,庙堂之上无奸臣,朝庭之内无佞人,则笏之功也,岂止在一蛇?”
记载此事的是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他也是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石介所载道辅的楷木笏,“横络一线旁,迸数砂粒,色若枣漆,以水濯洗,则其色鲜红如新溅著者”,可知楷木的纹理和色泽确是美丽。此笏至元时尚存于曲阜孔庙。只是不知今日还在否。
孔林楷木笏也常被当做礼物送给尊贵的客人。
明周瑛《翠渠摘稿·楷木笏铭》载:“予为进士时,人遗予以楷木笏,且告曰:‘此孔林遗植也。其理赤,其节宻,可以直拄,不可以横击也。’及为知州官,五品笏用牙。予以楷木之训不可违也,乃函以入州,制之铭曰:孔林遗植,千八百岁。直击则坚,横击则碎。凡我君子,靖共尔位。视斯式斯,庶几无愧。”
周瑛,字梁石,初号蒙中子,又号白贲道人,晚号翠渠,祖籍镇海,福建莆田黄石清浦村人。明成化六年(1470)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
明朝制度,五品官用象牙笏。周瑛为州官时即为五品,但他舍不得友人送他的孔林楷木笏,依旧将此笏带入为官的州中,并在上制以铭文,以表其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