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两大汽企合并
两个车企合并,预示着日本汽车产业的衰落。
近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
许多人认为这将是日本汽车产业重振雄风的起点,然而其实这起合并案恰恰预示着衰落。
回顾日本产业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每当一个产业即将崩溃时,总会伴随着一次大规模的合并。
2012年,索尼、东芝、日立三家公司的显示面板业务合并。几年后,日本在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的份额骤降至2.3%。要知道,巅峰时期的日本曾垄断了全球95%的显示面板出货量。
再看2019年,日本最大的船企今治造船与第二大船企日联JMU合并造船业务,本以为能够提升竞争力。然而,四年后,这家新合并的船企在全球排名却未能跻身前五。整个日本造船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从巅峰时期的50%跌落至如今的2.8%。
除此之外,还有2000年小松与久保田合并建筑机械制造业务、2012年新日本制铁与住友金属合并成新日铁、2020年日立与三菱电机合并半导体业务等等。这些合并案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产业陷入衰退。
这些合并案的出现,或许可以用巧合来解释。但当多个行业都出现同样的情况时,我们不得不深思其中所蕴含的问题。
日本制造在七八十年代风靡全球,这主要得益于其巨头企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这些巨头企业往往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形成庞大的产业链。
例如,一家集团可能既生产电脑,又涉及轨道交通、化工、汽配等多个领域。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使得日本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实验室的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并迅速抢占市场。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变化,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制造业对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在这种情况下,零部件企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如果某一关键零部件的性能不佳,很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
然而,日本企业却固守着全产业链模式不放。他们坚持自己生产所有零部件,不愿意将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这种固执导致了日本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落后。当其他国家的企业纷纷采用先进的零部件时,日本企业却还在使用落后的技术。
以芯片产业为例,80年代的日本芯片产业垄断了全球70%的出货量。但随着阿斯麦等公司的崛起和芯片代工厂模式的兴起,日本芯片产业便遭受了打击。
阿斯麦的光刻机技术远超日本企业,使得日本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同时,由于阿斯麦生产出的芯片性能更优越,日本也失去了芯片制造市场的份额。2023年,日本在全球芯片的市场份额仅为8.68%,预计2030年归零。
由于固守着全产业链模式不放,除了芯片产业外,日本企业在多个行业都面临着竞争力下滑的问题。
日本汽车产业,作为日本的支柱产业,其衰落,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汽车产业不仅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更为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数百万家庭的生计。
据统计,汽车产业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高达542万个,而与之相关的汽车维修、汽车金融、汽车美容等行业更是数不胜数。正是这些高薪岗位,使得日本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人均GDP水平。
然而,随着日本汽车产业的衰落,这些高薪岗位也将逐渐消失,无数家庭将面临失业的困境。而这些家庭的消费能力下降,将进一步影响到日本的整体经济。
此外,汽车产业的衰落还将对日本的服务业产生巨大冲击,因为汽车工厂周边往往聚集着大量的餐饮、洗衣、商场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也将因汽车产业的衰落而失去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我们可以看到多个行业的日本企业都在进行合并,他们希望通过合并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但是仅靠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模式、提高技术水平,那么合并后的企业仍然难以摆脱衰落的命运。
日本企业早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分工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日本企业应该放弃固守着全产业链不放的做法,将更多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优势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以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上,留住全产业链模式的优势。
那么,为何会说日本正在被“打回原形”呢?这还要从日本的经济数据说起。日本GDP的巅峰时期出现在2012年,达到了6.2万亿美元。然而,仅仅过了十年,这一数字就暴跌至4.2万亿美元,蒸发了整整2万亿美元。
而这十年,正是中国崛起的十年。
无论是家电、轨道交通还是通讯、显示面板等领域,中国都逐渐超越了日本曾经的领先地位。
例如,曾经的家电巨头松下、索尼、日立,如今已被格力、美的、方太等中国企业所超越;在轨道交通领域,日本曾经的领先企业日立、JR集团、川崎重工也已被中国中车、青岛四方等企业所替代;在通讯和显示面板领域,华为、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也逐渐取代了NEC、夏普等日本企业的地位。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才得以实现。在全球经济的大潮中,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而日本的传统产业却逐渐失去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