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底的“水管屋”
地点:香港
据香港01报道,香港仁济医院打算在荃湾有线电视大楼对外的天桥底(约3300平方米)空置土地,兴建一个过渡性房屋项目。预计将放置100+水管,并把这些水管改建为房子,人称“水管房”。
每间水泥管道屋可入住1-4人,
这个天桥底的空地可容纳约250至350人。
一个水管房,由两部分组合而成,
一段是起居空间,另一段是卫浴空间。
利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制作,比较坚固。
沙发床和电脑桌平时不用的时候都可以折叠收放,
睡觉的时候,把沙发下的木板展开,
就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卧室。
卫浴空间配置了简易的马桶和淋浴装置,
不过据介绍,
“水管房”没有独立的电力、供水、排污系统……
据设计者介绍,水管房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空间。
它可以像集装箱一样随机组合摆放,
有点像小时候玩的“层层叠”。
对于香港目前住房短缺的状态来说,
的确可以缓解不少。
可以置放在天桥底下,
甚至是楼与楼之间的缝隙等地方。
树上的房子
地点:伦敦
同样是为了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在伦敦,一名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学生,
提出了在树上盖房子的想法。
这个叫做Street Tree Pods的房子,
由木头制作而成,与城市街道两旁的树融为一体。
每一个房子只占用一个停车位大小的地方。
利用树干固定房屋,施工简单。
同时在树干和木屋结构之间设有橡胶垫圈,
既能保证密封性,又不会影响树的自然生长。
此外,房子共有四层,
每一层都配有伸缩梯子,方便人上下。
一楼是设备层,
配有雨水储存罐,空气源热泵和生物消化器,
可以提供生活用水和电等。
二楼是厨房和起居室,还有一个小浴室和阳台。
三楼设有一个淋浴室,工作区和存储空间。
四楼是卧室。
还可根据树的形状和大小定制,
变成和树统一的造型。
据设计师介绍,
树屋主要是针对学生或刚刚毕业的年轻人,
作为他们的临时住房。
还为此设计了一个应用程序,
方便通过手机快速找到空置的树屋,租用或购买。
集装箱旅社
地点:越南
Ccasa是越南第一家集装箱青年旅馆
旅馆分为三部分:公共区、休息区、洗浴区
休息区由三个集装箱堆叠而成
色彩饱和的红绿蓝
让青年旅社给人以青春活力的氛围感受
Ccasa像一个家庭的房子与船舱卧室的组合,
公共区为厨房和客厅,
露台屋顶作为娱乐室,
洗手间作为厕所和浴室。
床的空间被减小到刚好可以满足睡觉,
相比之下,共享空间被扩大到最大,
以增加背包客之间的交流。
末日生存公寓
地点:美国
在20世纪60年代冷战期间,
美国人在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导弹发射基地。
如今基地荒废,
Larry Hall公司就将其中一个改造成了Survival Condo,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末日生存公寓“的意思。
采用整体钢结构圆顶把它封闭起来,
可抵抗超过800公里时速的飓风。
墙厚2.7米,即使受到核攻击也能安然无恙,
堪称史上最安全公寓楼。
公寓共有15层,地上1层,地下14层。
建筑被铁丝电网围住,进出车辆都要通过安检。
公寓楼的入口是一个防爆门,完全电动开启或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公共设施也非常齐全。
有攀岩墙、健身房、游泳池,
还有电影院、图书馆。
商店里储存有冷冻干燥和脱水食品,足够吃喝5年。
还有水培种植和水产养殖系统,
提供新鲜的蔬菜和鱼。
公寓有一套空气过滤系统,
据说就算附近有火山爆发,
1米多的火山灰都能过滤掉。
而这里的房间,和普通的公寓房一样,
有宽敞的客厅,齐全的设备。
据介绍,这栋楼里最多可住75人,
而且,5年不出去都没问题。
回顾这些公寓,
每一个“不正经”背后,都是对极致的追求,
抓住一个点,将它发挥到极致,
那么公寓便有了独一无二的灵魂,无可取代。
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设计运营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