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级战列舰:英国皇家海军的史前战列巡洋舰(上)

1895年11月21日,俄国在新海军部造船厂开工了佩列斯维特号与奥斯利雅比亚号战列舰。1898年1月又开工了该级的第三艘胜利号。

这是与百夫长级类似的二等战列舰,其诞生亦与百夫长级有很深的渊源。俄国人认为英国在远东部署的二等战列舰能有效压制并击退己方的大型巡洋舰,保卫其海外基地并反过来进攻俄国的远东海军基地,所以必须建造类似的战列舰加以反制。

俄国的远东威胁

俄罗斯海军的佩列斯维特级二等战列舰

佩列斯维特级配备了4门10英寸主炮。尽管与百夫长级和声望号口径相同,但前者是货真价实的新炮,视型号不同拥有高出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炮口动能。副炮最初打算配备8门6英寸和5门4.7英寸,后来又在建造过程中改为11门6英寸,其中10门都位于装甲炮廓中。

防护上使用了哈维装甲钢,但仍是较为老旧的布局:厚而窄的水线装甲带(9英寸)搭配较薄的上装甲带(4英寸)。

佩列斯维特级的火力配置

动力方面做了强化,拥有30台贝尔维尔水管锅炉和3台三胀式蒸汽机。三轴推进,设计功率14500马力,对应18.5节的设计航速,而试航中的航速能达到18.5节,最大载煤量2060吨。

这级战舰采用了艏楼船型,也是俄国战列舰上第一次出现这种船型。虽然在英国前无畏舰上从未有过,却在法国战列舰上倒是很常见。其前部干舷26英尺,后部干舷17.5英尺,内部空间大于一般的前无畏舰,而与许多一等巡洋舰相当,有着良好的适航性和居住性。其吃水也只有26英尺,能很好地在远东水域一些较差的港口又或者内河活动。

1901年的佩列斯维特号战列舰,其长艏楼高干舷和舷缘内倾都带有鲜明的法国特征。这无疑与1894年的法俄同盟有关,俄国从那时起开始大量引入法国技术和设计思路

在英国人的情报中,佩列斯维特级最初被认为是大型巡洋舰。但1897年12月30日,英国驻圣彼得堡武官佩吉特上校的一份报告显示,她们是快速的二等战列舰。这种情报上的滞后,或许是克诺珀斯级的设计过程中完全没有提及她们的原因。送交海军部的报告指出这级战舰的航速能达到19节,这当然是错误的。

不过有点可笑的是,佩列斯维特级的准确数据在1896年就已经发表在当年的《布雷塞海军年鉴》上,而海军部完全没当回事(他们一贯如此,实际上在那个缺乏系统性情报保密的年代,民间往往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反倒是军方背景的调查更让人警惕)。获得这个情报的时间是如此之晚,不仅1897-98年度的战列舰已经全数开工,1898-99年度的造舰计划里也都安排了其他新舰,完全没有建造对抗佩列斯维特级的新战列舰的余地。

佩列斯维特级的侧面涂装

不管怎么说,设计还是要先一步展开的。在海军部收到佩吉特上校的报告后不久,1898年2月怀特起草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显然是佩列斯维特级比克诺珀斯级高出至少四分之一节的航速优势。海军部对此很担心,尽管克诺珀斯级的武备要强于俄舰。怀特的目标是在“新克诺珀斯”上面把航速提高半节,同时保留可畏级(在克诺珀斯级之后建造的新一批次战列舰)的武备,主要是其40倍径的12英寸主炮。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装甲——其主装甲带被“削减”到7英寸,这暗示着新舰尽管被称作新克诺珀斯级,但实际上是以可畏级为基础设计的(克诺珀斯级只有6英寸厚的装甲带)。

对新舰另一方面的要求是通过运河的能力。尽管苏伊士运河在修建时有8米的水深,但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运河出现一定的淤积,这使得它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克诺珀斯级的吃水其实有点大了。歌利亚号在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吃水减到25英尺7英寸,并使用拖轮来完成通航,减小吃水是通过把储备的弹药打掉四分之一来完成的。另外新舰还必须能进入查塔姆和德文波特的某些码头,这也是限制吃水的要素之一。

1905年的苏伊士运河

就在怀特对新舰进行初步构思时,俄国人的动作迫使英国政府作出反应。事情的起因一方面是英国为日本建造了更多的战列舰(1897年开工了敷岛号与朝日号、98年1月开工了初濑号,都是正常排水量1.4万吨以上的战列舰,比之前的富士级要强得多),在远东构成了一个更强力的威胁。另一方面,在1898年3月27日,清政府接受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俄国在远东第一次获得了位于较低纬度的全年不冻港,这也加剧了他们的扩张野心。因此在1898年春季,强租旅大事件之后,沙皇迅速批准了上一年犹豫未决的《海军七年发展计划》,其中包括5艘战列舰(即后来的博罗季诺级),很快又决定从国外再订购2艘(即购自法国的皇太子号与购自美国的列特维赞号)。

此时,英国的1898-99年度造舰计划已经通过并公布,其中仅包括3艘壁垒级战列舰。虽然俄国在远东的兵力并不多,战列舰只有2艘(纳瓦林号与伟大的西索伊号),但前景并不乐观。俄国为其新建的所有战列舰都基于旅顺船坞和苏伊士运河做出了尺寸上的限制,意味着未来俄国海军在波罗的海的全部战列舰都能轻松地派遣到远东,即便只考虑较新较先进的型号,这个数量也多达13艘(七年发展计划中的7艘、加上3艘佩列斯维特级与3艘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级),而英国能往远东快速调动的只有2艘百夫长级、1艘声望号、6艘克诺珀斯级,合计9艘。因此即便很不情愿(英国当时正在准备第二次布尔战争),一个特别补充计划还是被提出并在1898年下半年被议会还是通过,这个计划的核心是4艘新战列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舰与克诺珀斯级的微妙差别:她们并非专用于远东的战列舰,而是有能力快速部署到远东的战列舰。

皇家海军的堡垒级战列舰

新舰的设计推进得很快。为了达到高速,1898年6月2日,怀特让手下的设计师按照他提出的基本尺寸准备模型以检验舰型的高速性能,而6月14日怀特就向海军部提交了草图设计。在经过一些计算和修改后,最终设计在9月份被批准,10月25日海军部发出了招标书,这就是邓肯级战列舰,该级舰均以英国海军将领命名。首批4艘分别为邓肯号、埃克斯茅斯号、康沃利斯号、罗素号,在1899年3月-7月间分别开工。为了压低价格,投标范围比以往更广,结果这4艘战舰没有一艘是从海军船厂订购的。而在这4艘之后,海军部非正式地同意再增加2艘同级舰,海军大臣坚持要海军部委员会作出正式决定,于是这两艘被拖到1898年底才决定建造,开工时间也相应延后到1899年11月和1900年1月,她们分别是蒙塔古号(HMS Montagu)和阿尔伯马尔号,这两艘都是在海军船厂建造的,结果其舰体都很重,与其姊妹舰形成了鲜明对比。

1902年的罗素号战列舰,使用维多利亚涂装

整体设计

邓肯级战列舰的效果复原图

邓肯级垂线间长405英尺,水线长418英尺,全长423英尺;宽75英尺10英寸,轻载吃水23英尺5.75英寸,正常吃水25英尺3.25英寸,重载吃水27英尺8.625英寸,都比克诺珀斯级减少了1英尺左右,能轻松通过运河。

其正常排水量在13270-13745吨之间不等,重载排水量14048-15200吨,比可畏级小了1000多吨.只比克诺珀斯级稍大,而其武备、防护、动力都要强于克诺珀斯级。从这个角度来看,邓肯级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而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卓有成效的舰体减重工作--邓肯级设计时预估的舰体重量是5400吨,前2艘邓肯级相比预估值轻了90吨,而帕尔默船厂建造的罗素号甚至轻了540吨。这里面的措施包括在安装部件之前先对其重量进行精确核算,包括对部分船体结构的重新设计,包括改进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取消一些东西,比如舰载艇甲板就被省略,等等。

邓肯级战列舰的设计草图

邓肯级有着22英尺9英寸的舰艏干舷,16英尺6英寸的舯部干舷和17英尺9英寸的舰艉干舷。相比克诺珀斯级要低一些,加上其更长的舰体、更高的航速,结果就是邓肯级在高速航行时比较潮湿。布朗指出,按照经验,干舷应至少达到舰体长度平方根的1.1倍(以英尺计算),最好达到1.3倍,按此计算邓肯级舰艏干舷只是刚刚达标,相对于之前的战列舰都要更差一些。另外,更强的动力也需要更多的人员,而其舰体容积并无显著增长。这造成其空间非常紧张,连弹药通道和炮廓都被用于人员住宿,每个吊床只有18英寸宽的空间。

相对以往的战列舰,邓肯级对露天甲板上的各类设施做了大幅度削减。这既是出于减重的需要,也是为了降低被敌方速射炮火力特别是高爆弹严重打击的危险。之前在露天甲板的6英寸副炮炮廓之间有舷墙和舰载艇甲板围成的封闭结构,反雷击炮就位于其中,现在它被取消了,小艇全部置于吊艇架上,反雷击炮位变成开放式。另外,原来的大型风筒也被取消。

下水不久的邓肯号,尚未安装主炮。注意其侧舷的吊艇架以及整体上较为简洁的上层建筑

作为对比,图中是以16节航速航行的可畏号,可以看到其体积较大的上层建筑及风筒,这些结构都很容易被高爆弹击毁。另外注意其舰艏上浪,邓肯级的干舷并不比可畏级更高,但航速更快,可想而知上浪也会严重许多

武备

在埃尔斯维克的车间中的Mark IX型火炮

建造邓肯级而不是更多的克诺珀斯级的一大理由就是后者不能承载新型主炮。12英寸40倍径Mark IX型火炮最先在可畏级上投入使用,相比之前的35倍径炮,炮身重了4吨达到50吨,发射同样的850磅弹丸,初速从2350英尺/秒提升到2552英尺/秒,动能提升近两成,另外炮闩结构也做了改变,开火速度更快。

前4艘邓肯级的主炮安装在B.VI型Mounting上。它配备二段式扬弹机,4.5度固定仰角装填。后2艘则换用了B.VII型,拥有与最后一艘克诺珀斯级类似的全俯仰角装填能力。但由于当时的交战距离较近,火炮仰角较小,其实并无多大差别。理论射速一分钟1.5发,实际开火一次要50秒到一分钟左右。每门火炮备弹80发,一般包括26发穿甲弹(其中16发shell、10发shot,后者为了确保对厚装甲的穿透能力,内部是没有装药的),54发钢制通常弹,有时还会额外携带7发练习弹。

B.VI型Mounting

B.VII型Mounting

副炮为12门6英寸45倍径Mark VII型后膛炮(BL后缀,而非QF;注意这只是说明其发射药由药筒式变成了药包式,并不是说它退回了旧的后膛炮水平)。相比旧的40倍径速射炮,其初速2230英尺/秒从提升到了2536英尺/秒。炮弹还是同样的100磅,炮口动能提升近三成。

如果从现代认知出发,药筒与半自动炮闩更搭配会提升射速。但当时恰好相反,抽出药筒的动作是手动的。因此从药筒改成药包反而提升了射速,新炮的射速能够达到5-7发/分钟。此外,取消药筒也降低了弹药总重。这些火炮仍然安装在装甲炮廓内,布局也还是老一套,主甲板8门,上甲板4门。当时有意见提出将主甲板中间的4门副炮提高到上甲板位置,但以弹药供应不利的理由被拒绝。每门6英寸炮备弹200发,包括50发穿甲弹(其中40发shell、10发shot),106发钢制通常弹,20发立德通常弹(装填立德炸药也即苦味酸的通常弹),24发榴霰弹,另有14发练习弹。

1909年在马耳他进行更换炮管作业的邓肯号

反雷击炮为10门12磅12英担速射炮,其中6门安装在上甲板前后6英寸炮廓之间,4门安装于艏艉主甲板。6门3磅速射炮,安装于战斗桅盘中。另有2门12磅8英担速射炮,安装于舰载艇之上。也另外配备了野战炮架,可用于陆战队的登陆作战。

鱼雷则全面转为水下发射,4具18英寸侧舷发射管,配备24枚鱼雷。(未完待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