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的家园

孙晓航

不知不觉在“学习强国”APP上“学而时习之”已经历了冬去春来,清晨在“要闻”里感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风范,午间在“党史”“人物”中重温“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晚间在“文化”中回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经典电影”中“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利用零碎时间在“学习强国”的天地里耕耘品读,既沉醉于饱学之士传道授业的醍醐灌顶,又流连忘返于诗词人文戏曲科学各科各门的流水席,享受精神食粮的饕餮盛宴。回想起最感动最深刻的仍然是在气壮山河精忠报国的民族史诗中,那一段段感天动地的不朽故事,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不朽人物,让我们这些生长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岁月静好的人们充满了对先辈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对自身的鞭策。

“学习强国”像天空,正能量是天空的底色,让人在这片天空里天马行空地穿梭时,感受到了精气和清气,胸中不由地充满着“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的怡然。这片天空里有两条星河,分别是历史星河和文明星河,历史星河里刻满了为推动历史进步,特别是为推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如星星般闪耀的先烈们,如李大钊、杨靖宇、叶挺、彭雪枫等等;文明星河里载满了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的明星,如“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天眼”之父南仁东、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的钟扬等等。星光璀璨,耀彻寰宇,在这片天空下学而思,思而学,人之肺腑若洗。

“学习强国”像大地,这片土地孕育着爱国主义。在这片土地上,你可以领略以身许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核物理学家于敏、中医界德高医粹者吴咸中的“大家”风范,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报国理想和报国冲动,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精神境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深深震撼着引领着后来人;在这片土地上,你可以和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如吴孟超、任正非、董明珠等“面对面”听他们的心声,感受那颗赤诚的中国心,那永不停歇的奋斗步伐,那永不服输的昂扬斗志,那永不气馁的乐观主义精神。当我们翻转视角,发现在这片土地下,更是埋藏着无数儿女创造的奇迹,如“致敬英烈”里“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的蔡正国、艰苦卓绝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孙占元,技艺超群关键时刻牺牲自己保护飞行队的范万章等,你不得不感叹这是何等的大义凛然,是何等的舍生忘死,这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让我们后来人不由得对这片土地爱得更为深沉。

“学习强国”是家园,是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在这家园里,我们感知到一种超越极限的精神力量,那是杨根思所代表的首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们,不知是何等毅力让他们身着单薄衣服却抵抗着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寒,不知是何等毅力让他们饿着肚子拖着冻僵的躯体每天还急行军三十多公里赶在美军前面占领阵地,不知是何等毅力让他们在步枪手榴弹对飞机大炮的劣势下,还死守阵地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和流尽最后一滴血。这种超越极限的毅力真真实实地产生在我们中国人身上,虽然过去了近七十年,但当下感知这精神的力量仍然这么震撼人心,让我们扪心自问有什么理由和脸面在先烈们用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里贪图享乐、挥霍光阴!?

在这家园里,我们感知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大爱精神。在方志敏同志的心底深处,不知是怀揣着何等温暖博大的爱才挺过敌人一轮又一轮的酷刑,是怀揣着何等温暖博大的爱才战胜躯体的剧痛而将满腔的热诚托出铸成《可爱的中国》,相信那一刻他已全然忘却自己,全身心惦记的是他深爱的祖国。赵一曼作为一名女性,那瘦弱的身体是如何抵抗日军用竹签、铁烙、皮鞭实施的无以复加的酷刑呢,她是否用精神把躯体的剧痛隔离,完完全全升华至《滨江述怀》所表达的“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精神境界里。除了对中华的爱以外,她也以母亲的身份装着对宁儿对千千万万中国儿童的爱,宁愿以己为盾,保护祖国的花朵不受到敌人的伤害。刘老庄连为了掩护乡亲们和党政机关撤离,以八十二人牵制一千多敌军,他们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际想的不是保全自己而是保护老百姓和组织,他们是走过长征历经百战明明知道寡不敌众却还抱定拼刺刀也要保护乡亲和同志的决心,最终全连壮烈牺牲,他们若不是对党对人民满腔的爱何以能做出此等的牺牲。这大爱福佑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也告诫着我们当前的和平不是理所当然,我们需要将中华家园的大爱精神传承弘扬,继续谱写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赞歌。

(作者单位:重庆市医疗设备质量检测管理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