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看得懂新《鹿鼎记》隐藏的人生哲学

“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鹿鼎记》大家都熟,可是最新版的《鹿鼎记》上映后却争议不断,观众们褒贬不一,多是口诛笔伐之声。于是,这个名为江湖武侠,可实为皇权讽刺、宫廷政治隐喻的金庸故事就在一片喧嚣地讨论中完结。

有一说一,作为一个从头看到尾的普通观众,小编还是能从这部剧当中提炼出一些人生哲理的。

别看韦小宝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自小在妓院里打杂的这份工作经历,使得他见识到了天南地北的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对于人情世故也都是了如指掌,因此特别擅长察言观色,与人交往。

他从一开始的低等太监一步步做到了“一等鹿鼎公”的显赫位置,就离不开他的超高情商,今天就给大家盘一下《鹿鼎记》教会我的那些事。

首先,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做人做事儿都要比自己的顶头上司差那么一点儿。

有一次,康熙一时兴起要跟韦小宝比一比谁高。韦小宝眼见跟他身高差不多,但皇上要比高矮,又怎么能高过了皇上?于是他趁康熙不备微微弯膝。康熙伸手在两人头上一比,自己高了约莫一寸。康熙笑道:“咱们一般的高矮”。

这个举动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许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其背后传递出来的职场机灵劲儿,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职场,谦虚一点总没错,至少也得让别人觉得你是谦虚的。通常来讲,上司总是觉得自己比下属厉害,所以不管是待人接物也好,穿衣打扮也罢,万万不可抢了上司的风头。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其次,狡兔三窟,多留后路——为人处世话不说死,路要留活。

韦小宝的身份可谓是复杂多重。上至大清朝一等鹿鼎公,下至天地会青木堂香主,再至神龙教白龙使,韦小宝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可能一辈子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了。

但韦小宝时刻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每件事都考虑周详,遇见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安排好后路。一遇紧急情况,脚底抹油,随时开跑。正是因为“留后路”这个好习惯,韦小宝总是能笑到最后。

再想想金庸笔下的其他男主,乔峰跳崖了、张无忌被流放了,这些人虽然一辈子行侠仗义、为人刚正,是江湖中妥妥的“头号英雄”,可结局却都很悲惨,相比韦小宝这个角色,英雄仿佛也显得有几分“悲凉”。

所以啊,人生在世,本领再硬,都不如时刻想好退路,护自己周全。

再次,赞美有道,夸人有品——溜须拍马也是有大学问的。

都知道赞美是取悦别人的利器,但是往往赞美过了头就成了拍马屁,韦小宝就是个惯会溜须拍马的人,但他的赞美却又没那么简单。

韦小宝在得到康熙的封赏时说,“我哪有什么功劳?不过是托皇上洪福,索大人提携栽培。” 这种说法,不仅拍了皇上的马屁,同时也拍了索大人的马屁,一箭双雕。

在洪教主面前,韦小宝说他特别希望在他八十岁的时候洪教主还能教他所有的武功。这句话大有门道,祝洪教主长寿的同时又肯定了洪教主的功夫,一石二鸟。

油嘴滑舌又没文化的韦小宝,却能一级一级攀升做了大官,位极人臣。除了一直就有的好运加持之外,更是依靠他的高情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做事取巧。官场如职场,处世当如韦小宝。

而除了以上这三点职场法则,在为人方面,韦小宝也有他的闪光点。

总结来说就是——忠孝节义,事事俱全。

尽管韦小宝有他的贪婪与花心,但他的心中却有一杆标尺——忠与孝。如果不能两全,那也不能违背心意,不如归隐而去。

小说中韦小宝对康熙自称“对皇上忠、对朋友义、对母亲孝、对妻子爱”,惹得康熙哈哈大笑,说“你这家伙居然也忠孝节义、事事俱全”。

有句老话说得好,仗义多是屠狗辈。从小生活在市井之中的韦小宝,尤其喜欢听说书,对于忠孝节义这些故事,自然就耳濡目染,故而为人也就比较看重义气二字。

在新《鹿鼎记》的大结局剧情中,韦小宝顺利位极人臣,被康熙封为一等鹿鼎公,然而回到宫中,韦小宝却没那么畅快。他不仅要时刻承担着来自皇上的种种压力,同时作为天地会一员的他,还被误会是杀死陈近南的叛徒。

茅十八被抓,是韦小宝选择归隐的最后一道防线。康熙命令韦小宝监斩,不能违背皇命的他,更不可能杀害自己的兄弟,眼睁睁看着兄弟惨死在自己的手下,于是韦小宝再次陷入两难。对于皇上和天地会双方的步步紧逼,韦小宝最终还是没能二者择一。

既然忠义难两全,那便坚守初心,挣脱桎梏,开启另一种寻常生活。

从电视剧中跳脱出来,回归于现实生活,相比于大英雄,如韦小宝一样的普通人更多,市井却足够狭义、痞子却亦是英雄的韦小宝,他身上闪闪发光的“守忠义”,当是我辈楷模。

话说回来,新《鹿鼎记》搞笑吗?搞笑。可是哈哈一笑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部剧无厘头搞笑的背后,结局的黑色幽默映射的是现实的无奈与心酸;如何八面玲珑地应对“职场”中出现的各色难题,如何在人生各个攀升的阶段不迷失自己,韦小宝告诉我们——坚守自己的初心很重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