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留学仅仅理解为简单的位移,从中国到国外,那你就想得太简单啦。留学申请是对一个人全方位的改造,从懵懂到独立,从犹疑到坚定,这段路程你可以得到更多。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是如此,她从一个买衣服都要听妈妈意见的女生,到独自到异国他乡,开启另一段独立的旅途,其中改变了太多。
留学:更重要的是
文 | Alpha
▼
Han
01
听 妈 妈 的 话
采访到一半,Han突然起身,连声说:“对不起,我手机马上没电了,先去充一会儿电,我妈一会儿联系不上我,她会很担心的。”我瞪大了眼睛,非常惊讶,还有这么听父母话的女生吗?
对,Han每天都要向家人通电话汇报“情况”的。不仅如此,Han的大事小情都靠父母决定。“从小到大,买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我都是听我爸妈的,到现在,我每次买什么衣服也会听我妈的意见”Han说。
说实话,我是有点难以理解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女应该是叛逆而独立的啊,而Han刚好与之相反,她很依赖父母,也非常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
Han这么解释自己的个性:“我不单单对我爸妈很重要,还是我爸妈各自两个家庭的核心。我小姨生的小孩比我小19岁,相当于之前的19年,我都是我妈家族中唯一的孩子。另一方面,我爸爸也是独子,而我又是独生子,我又是我爸家族里的独系。从小到大,我去哪里上学,读什么专业?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小姨都要参与讨论。”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中,导致Han独立性非常差,一旦脱离了父母,Han就很没有安全感。对于自己能否把这件事做好,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Han一直心里没谱。
“刚好出国留学这个领域,我爸妈了解非常少,没有办法给我建议,基本都是我自己在弄,一旦我爸妈在他们不懂的领域彻底放手的时候,我就有点茫然无措”。
独立性这么差的一个女生如何出国留学呢?如果身处异国他乡,完全脱离父母,谁来帮她做决定呢?她因何有勇气远离父母走出国门呢?
02
埋 在 内 心的 不 服 气
但与Han接触越多,才发现在她一直隐含着一颗渴望独立,追寻自由的心。
“我12岁第一次去英国,当时就萌生了想出国的想法,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体验一下和中国不一样的生活。”
初高中时期,出国留学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Han是文科生,那时她一度非常痛苦,为什么一道文科题目会有固定套路,还有固定答案?为什么就不能自由发挥?感觉自己被束缚的很厉害,没有任何自由。
相反,国外的孩子没有那么大的课业量,学习很轻松“为什么我们这么苦学出来,最后发展的都不一定有人家好?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也很少,我心里很不平衡”。
带着对自由的向往,Han进入了大学,她积极尝试各种可能,寻找自己的方向。
Han在校园报社当记者,参加校园合唱队、校园运动会,和同学一起拍摄微电影,举办综艺节目。假期时间,到人民日报,央视、时尚杂志等机构实习。
“初高中时,老师都规定好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进入大学之后,突然没人管了,就陷入迷茫期,我也迷茫了特别久,然后,带着新鲜感开始尝试各种事情,想要学会时间管理,想要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大三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了一点经验,也是那时开始好好学习,准备留学申请。”
03
我看过了所有的留学中介
“我最初一直犹豫要不要找中介,由于我爸妈彻底不管我啦,只能靠我自己,我还是希望找一个人帮我,否则心里一直感觉很没谱!”
大一开始,Han开始做留学咨询,很多人说太早啦,大二再来吧。大二的时候,又有人说太早了,大三再来吧。
“我之前把市面上所有的中介都看了一遍,走了一遭,但感觉并不好,他们营销的性质太强啦,很可能为了赚钱写出来的东西都千篇一律,只是套模板。”
“我认识的一个师兄推荐美龄的Maria给我的,当时,我非常迷茫,师兄说Maria专治迷茫,于是我就和Maria见了一面。”
“一个最大的不同是,Maria非常能理解我,市面上的中介不懂你的学科是做什么的,你将来的规划是什么?哪些东西是适合你的?
她毕竟是牛津毕业的,非常懂我。在留学申请之中,她充当了类似我父母的角色。我很相信她,和她非常聊得来,”
“我和她聊天的时候,感觉她是真心想做女性教育,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的,有些东西太世俗了,就容易劣质,但是你有自己的情怀和理想在其中的时候,就会加入很多很丰富的元素在里面。”
04
换 了 很 多 专 业
在准备留学申请之中,选专业的确让Han非常头疼。
比如中国研究、东亚研究、MPP、MPA都想了很多,只要是文科大类的,Han都去了解了一下。
Han本科选修两个专业的课程。一个是新闻,一个是国际政治,她最初的理想是从事新闻媒体这个领域,但新闻下设传播学、广告学、传媒经济等不同领域,经过一番纠结,Han最后决定申请文化传播方向。
之后,Han在学校的一个研究院实习,接触了大量与国际关系相关的课程。“我定性很差,从国关考虑,我的成绩更好,在国关方面的积累更多,又想申请国际关系”,然后决定同时申请了两个专业。
最后,Han收到了LES、KCL、爱丁堡等大学的录取offer。
LES offer
KCL offer
爱丁堡大学 offer
圣安德鲁斯大学 offer
汉堡大学 offer
悉尼大学 offer
Q&A
Alpha
美龄小编
Han
美龄学姐
对国外的有何憧憬?
首先,一定不会窝在华人圈里的,既然父母花费那么大把我送出国,至少要把英语学好,不能,过于依赖中国同学。
第二就是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我对这个看得很重,尤其是要到异国他乡。自己多做决定,出国之后有时差,总不能父母睡觉的时候打电话过来啊。
还要想好自己以后的出路,不论是找工作,还是再读一个硕士项目,在独立性中寻求稳定性吧。
有什么经验教训?
我觉得经验的话就是,有的时候真的不要太急,不要畏惧自己变来变去,可以允许变,关键是变的过程当中,你要不断的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我觉得这个出国留学这个过程,你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有些问题,之前十几年前你根本没有想过,现在要重新规划自己,认识自己,定义自己。
因为你要花时间认识自己,所以我就希望这个认识的周期最好长一点,所以你要提前,不要等到大三才开始,大一适应校园生活,大二就可以开始想这些事情啦。
怎么样破除迷茫?
每个人都会迷茫,国外的教育是从小给你十几年的时间去认识自己,而我们的教育是有点压迫式的教育,把每个人都塑造成一个样子,每个人就对自己认识不清醒,而且我们的教育是怕你认清自己。
所以重新认识自己是很痛苦的,可以多跟周边的人聊天,同专业的,不同专业的,多跟已经走过这条路的人聊,也会收获很多,这个过程都是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
你对保研和留学之间的关系有何看法啊?
放弃保研,去出国吧!我觉得国内读研就是重复大学四年迷茫的一个过程,你在知识上会有增长,这一点我不否认,但对于自己人生去向的经验基本没有。
去国外,跳出这个圈子看自己的国家和教育,你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现在是深陷其中,对国外有很多幻想,也只有走出去才能了解国外的好,也了解国外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