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抖音网红“苏小与小苏”突然停更,粉丝们纷纷猜测这对恩爱夫妻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今天,苏小在直播间哭着宣布:“我们要离婚了,理由很简单,我想要一个家,他想要自由。”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无数人婚姻中的隐痛。
苏小与小苏的爱情曾经是无数人羡慕的模板。两人从校园走到婚姻,经历了胎停、流产,最终迎来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结婚时,苏小曾说:“我想赌一把,赌我们会幸福。”然而,这场赌局最终以离婚告终。
前段时间,“陈晓陈妍希官宣离婚”的消息冲上热搜,一度引起了大家对婚姻的唏嘘。
还记得当年他们那个刷屏的“婚纱吻”吗?简直像是给童话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几乎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然而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童话故事的美好结尾,有时候只是一个包裹着糖衣的谎言。
最近追看的一部台剧《童话故事下集》以幽默又辛辣的方式,展现了婚姻生活中的现实与无奈,打破了人们对“童话般幸福结局”的幻想。
这部剧由柯佳嬿和刘以豪主演,讲述了婚后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婚姻中的矛盾、代际冲突以及个人成长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平衡问题。原来王子的爱会有保质期,公主也会困在家务琐事当中,每一个对婚姻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观众,都会被狠狠敲醒。
01
现实婚姻生活
没有童话
剧中的女主角林宜玲(柯佳嬿饰)是一位广告剪辑师,与妈宝男工程师曾学友(刘以豪饰)结婚三年,与公婆同住。
婚后的生活并非如童话般美好,而是充满了琐碎与矛盾:婆婆的无边界感、老公的“妈宝”属性、催生的压力,以及夫妻间的沟通障碍,都让宜玲每七天就有一次想离婚的念头。
明明是结了婚的成年人,生活上像个没断奶的巨婴,完全依赖母亲。
每当凌晨五点,婆婆会蹑手蹑脚走进小两口的房间,关掉空调,并开始收拾垃圾。
洗衣服时,婆婆连她的内衣裤都要拿去煮一遍,美其名曰消毒杀菌;甚至连夫妻生活都要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宜玲的婆婆毫无边界感地入侵夫妻二人的私密生活/《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与公婆同住的压力、丈夫的“妈宝”属性、催生的困扰,以及日常琐事的争吵,让婚姻变得一地鸡毛。
宜玲与丈夫商量过多次搬出去住,但身为“妈宝”的丈夫曾学友,并不能彻底下定决心离开母亲居住。恰此时,婆婆擅作主张把儿子的钱借给侄女念书。女主角感到自己不被当作这个家的一分子,更尖锐的矛盾一触即发。
不少女性观众代入林宜玲的立场,不免问一句:这样还不离啊?
一个能竭尽所能满足你情绪价值需求的人,可能在生活琐事上缺乏主见。一个温和细心的伴侣,有可能在心智的某些其他方面并不成熟。而人与人之间的微观个体差异,是击碎宏观“幸福”概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深陷其中的宜玲感慨道,对男人来说,也许婚姻就像球赛,“只有婚前很努力,婚后就觉得达阵了,可以躺平了。可是对女人来说,这不是球赛,而是马拉松,终点还远得很,如果你都不努力,只有我自己在跑,那我干嘛结婚?”
对女人来说婚姻更像是马拉松/《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童话故事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难题铺散在漫长的余生。
虽说“自由价更高”,但当我们讨论婚姻的哲学,并不是讨论要在爱情与自由之间作何选择,而是讨论一个天平如何尽可能达到平衡,如何看待和处理孤独与陪伴、自我与分享之间的角力。
《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02
自由与责任的平衡
婚姻中的“1+1=2”
婚姻中的自由与责任,就像一场双人舞。两个人需要互相配合,才能跳出和谐的舞步。如果一方只顾自己的自由,另一方就会感到疲惫不堪。
《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我工作太累了”
“我需要自己的空间”
“你能不能别管我”……很多男人在婚姻中习惯用借口逃避责任,把家庭的重担推给女性。
很多人以为,男人到了40岁会变得成熟,但现实是,成熟与年龄无关。
《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绝大多数婚姻中,有“绊”也有“伴”。
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缺点和不足,长久地生活在一起更是难免磕磕碰碰。何况,婚姻有时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涉及到两个家庭,需要共同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一段婚姻关系好不好,其实就像做一道数学题,关键看“1+1”的结果。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日子过得比一个人时更好,那就是“1+1>1”。这种婚姻里,夫妻俩能互相理解、支持,遇到困难时也能一起扛,日子越过越有劲。这样的话当然值得好好经营。
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整天吵吵闹闹,互相消耗,日子过得还不如一个人时舒服,那就是“1+1<1”。这种婚姻,不仅没法让彼此成长,还可能把原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到了这一步,婚姻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就得好好想想了。
林宜玲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糟心事”还没离婚?其实,这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她从小就像个“小妈妈”一样照顾弟弟妹妹,没怎么感受过父母的爱,还因为一次疏忽让弟弟得了心理疾病,心里一直很愧疚。正因为这样,她特别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
虽然她老公和婆家有很多问题,但至少这个家给了她一些她一直想要的“爱”。对她来说,这段婚姻虽然不完美,但“1+1”勉强还是“>1”的。而且,她老公和婆婆也不是完全没救,还有改进的可能。所以,她兜兜转转,最后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婚姻就像一场“加减法”,关键看两个人在一起是互相加分,还是互相减分。如果加分多,那就值得坚持;如果减分多,那就得好好想想了。
《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03
爱是选择
自由是能力
剧中的林宜玲最终选择“留下”,并不是因为她对生活妥协,而是因为她太清醒了——她清楚地知道,爱情从来不是一场“冲过终点就完事”的比赛,而是一个不断变化、需要持续经营的过程。
现实的爱情并不是童话故事里的完美结局,也不是现代剧里那种“说走就走”的决绝觉醒。它更像是一条流动的河,有时平静,有时湍急,但始终在变化中前行。
很多人觉得爱情是一种“状态”,比如热恋时的甜蜜,或者争吵后的冷战。但实际上,爱情更像是一种“能力”——一种在矛盾中找到平衡、在裂痕中修复关系、在不确定的未来里依然选择携手前行的能力。
完美的爱情和婚姻不是没有痛苦的,而是愿意在痛苦中坚持,愿意为了彼此去承担那些不完美的部分。
林宜玲的选择,正是因为她明白这一点:爱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在流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童话故事误导了我们。它让我们以为,幸福是一个终点,爱是一劳永逸的承诺。
但现实是,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和经营。真正决定一段关系走向的,往往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激情时刻,而是日复一日的细微选择:是争吵后依然愿意沟通,是厌倦时依然懂得珍惜,是矛盾中努力寻找新的平衡。
《童话故事下集》剧照
我们常常以为,自由是爱的前提,却忘了——爱本身也是一种自由。
如果童话故事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那是因为它不需要。真正的答案,不在别人的剧本里,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滴地书写出来。
爱不是终点,而是旅程。自由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选择的能力。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重要的是,你能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定和从容。
对于女性来说,多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无论是选择结婚还是离婚,最重要的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所有女性,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