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八百字说清要点

肿瘤标记物指标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但须密切关注,病理检查才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接种HPV疫苗和乙肝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和肝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浙江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2023)》10月20日在该省第二届肿瘤防治科普大会上发布,没有长篇大论,全文不到800字。

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大会由省卫健委、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旨在多维度地向社会进行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由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编制的《浙江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2023)》短小、通俗,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肿瘤的诊疗、防治问题,涵盖预防、早筛、诊断、治疗、康复全程。

“这些核心知识是根据国家卫健委《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以及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综合浙江实际提炼而成,大家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编写专家表示。

如“预防篇”提醒:癌症是生活方式疾病,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吸烟、肥胖、缺少运动等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早筛篇”提到,内镜检查是早期筛查消化道肿瘤最重要的手段,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首选“利器”,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肺结节并进行个体化处理。对肿瘤标记物指标,“诊断篇”说明: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病理检查才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不同的瘤种,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各有诊断价值和不足。“康复篇”介绍了患者康复的五要素:心态乐观、膳食平衡、适当锻炼、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肿瘤防治应该成为百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健康共识。”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程向东表示,2015-2022年的8年间,浙江癌症发病率增长47%,癌症已成为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但肿瘤可防可控可治,科普防治知识可以明显提高早期筛查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