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约870多万)
寻根溯源:唐·氏历史
1、出自祁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后其国被周成王所灭,子孙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又周昭王时,为奉唐尧之祭祀,封丹朱裔孙在鲁县(今河南鲁山县)为唐侯,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此为豫鲁(今属河南、山东间地)唐姓。
2、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封唐国给唐叔虞,叔虞子孙中有以国为氏者,此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时,楚地(今属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所灭后,子孙以唐为氏,此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者;据《元史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尧。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
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 繁衍播迁 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唐家宗亲联谊会的成立,为宗亲家人寻根问祖、联络沟通和互相帮助提供一个的最好的平台,同时也是身处异乡联络同姓宗族的最佳途径。宗亲联谊会除了方便宗亲平时的联络和为寻根问祖的宗亲提供咨询和帮助外,还有组织编修族谱,研究宗族文化,组织宗族祭祀,组织修复、保护家族文物祖迹等各方面家族活动的功能。同时,唐姓宗亲联谊会还承担起一些相应的社会功能,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家族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新时代下的宗亲联谊会,还可增加更多的社会功能,比如:
1.进行学术交流;
2.文化研究;
3.信息交流;
4.招商引资;
5.寻根问祖;
6.沟通海内外华人华侨关系;
7.集合家族力量修复唐·氏文化遗产;
8.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辑、出版、宣传唐·氏文化期刊;
9.收集、发现、保护民间收藏的祖谱和有关唐·氏文化书籍等唐·氏文献资料;
10.组织公益活动等;
宗亲联谊会对寻根问祖、敦宗睦族、遵循祖训、传承祖德、弘扬宗功、维系同宗同源同祖的血脉宗情、致力家族经济文化发展、激发和增强宗亲尊祖敬宗的热情、加强团结、和睦相处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宗亲联谊会还可以团结各兄弟支系宗亲和其他姓氏兄弟、朋友、友好人士等,为维护社会和谐,倡导文明,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宗亲联谊会旨在为广大宗亲服务,致力于将唐·氏宗亲会打造成一个“光大唐·氏历史、弘扬傅說文化、传承家族文明、畅叙宗亲情谊、携手合作、扶贫助困、信息共享、共谋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的交流平台,加强与海内外各地宗亲联谊会的交流和合作。
成立宗亲联谊会的意义
1、开展寻根问祖,溯祖追宗、帮助海内外唐·氏子孙寻根祭祖,增进唐·氏子孙的团结与友谊,增强唐·氏家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弘扬家族文化,使宗亲知晓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开展唐·氏宗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抢救、挖掘唐·氏宗族文化遗产,整理、继承唐·氏宗族文化宝典;
3、搜集谱牒资料,研讨唐·氏源流、编修唐·氏族谱,传承版筑精神,使唐·氏后裔辈代清楚,伦常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
4、以此为契机,团结族人,进行经济贸易信息交流与勾通, 开展经贸往来及协作,促进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谋发展;
5、四海一脉聚炎黄,天下亦无二傅姓,唐·氏源于山西平陆傅岩,子孙遍及世界各地,现存唐·氏家族巨大,人数众多,相互之间是互不相识,造成宗亲之间一定程度的隔阂,互不来往,甚至是视如仇敌的现象,宗亲间不知长晚。甚至是乱了辈分,失了礼义。
唐·氏宗族文化的核心思想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孔子传承傅說思想全部文化的精髓,人生的目标、德行,都离不开这八个字。
1、孝是孝道,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孝敬先祖,我们的先祖傅說一直在看着子孙后代的行动,以前是贫穷,没有孝也就无从孝,现在我们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就更不能忘了先祖,孝是一种行动,孝是一种文化,把先祖的文化宣扬就是孝,针对目前唐·氏后裔普遍不知傅說是谁,傅姓从何而来,其子孙后代的分布情况,成立唐·氏宗亲联谊会显得很是迫切,传播唐·氏文化,演绎唐·氏文明,是我们每个唐·氏子民的责任,客观上来说这就是尽孝。
2、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同辈间的友爱帮助谦让,通过宗亲联谊会,宗亲间能实现和谐相处,相互交流发展的局面。
3、 忠是尽忠,为国家尽忠,为祖先尽忠,为家族尽忠,为工作尽忠,宗亲联谊会要在我们的手里搞起来,这才对得起祖先的期望。
4、 信是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世,干干净净挣钱,是现在对我们后世子孙的要求。
5、 礼是礼节、礼仪,宗亲间相互要有礼节,见面有礼貌,老称老,少称少,伦常有序,长辈晚辈有礼叙。通过联谊会我们相互有了解,行事有度。
6、 义不仅是义气,还是一种正义,见义勇为,公平公正,通过宗亲联谊会,让唐·氏理解大公无私的为民精神,助唐·氏宗亲解决难题,无论哪个有困难,我们都可以合力相助。
7、 廉是廉洁,联谊会助唐·氏解决困难的时候,私心不能存在其间。不能贪求什么,不能有贪便宜的心理。强调成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崇尚亲情与团结,崇尚勤学奉献精神,宗亲联谊会成员无任何劳务报酬,义务为宗亲联谊会服务。
8、 耻是羞耻,不合乎道理,不合乎人情,不合乎法纪的事情都不要去作,宗亲联谊会努力以族规祖训约束告诫唐·氏族人,并将族人的羞耻荣辱放入续编的家谱之中遗传后世。
宗亲联谊会的凝聚力,也是公信力、向心力,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通过宗亲联谊会,各位宗亲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相互了解,行事之间就有默契,相互之间有信任感,依赖性,服从性,从而使整个家族更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宗亲联谊会有一定的制度和纪律,使家族成员之间增加了约束力,监督力,为和谐社会创造基础,在良好的和谐的大环境里,唐·氏更易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谐社会既源自唐·氏人的创造力,同时也影响改造着唐·氏人,通过宗亲联谊会,唐·氏宗亲及唐·氏家族将不断的发展壮大。
名人精粹
唐昧:战国时代任楚国今湖北北部一带)大将。唐勒: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北部一带)辞赋家。唐举: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唐寓之:南朝宋时三吴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建吴国。唐慎微: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宋代医药学家,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寅:江苏吴县人,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擅画山水,并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顺之:江苏武进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宋派”人物之一。唐赛儿:山东蒲台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女首领。唐甄: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书》九十七篇,后更名为《潜书》。宗阳明良知之学,反对空谈心性,主张“富民”。唐英:清代传奇小说家。唐才常: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参与时务学堂的创办,编辑《湘学报》,后被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杀害。唐廷枢:清末广东中山人,曾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为洋务运动中主干分子。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被封航王,总管水营事务。唐绍仪: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政府时任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袁世凯任职临时大总统时,他任国务总理,后任护法军政府代表、国民党政府国府委员等职。唐继尧:云南会泽人,为滇军军阀,曾任职贵州、云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陕西渭华起义的领导人,曾任职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湖南东安人,曾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委会中央常委、建国后任职湖南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唐兰:现代文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唐健云:民盟盟员,创业导师、企业生命周期服务创始人、康壹控股合伙人、康壹智慧养老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