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了汉语官方通用语的发展脉络,下面谈一谈声调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由于汉语研究家们对上古汉语有无声调,分几个调类等问题的结论莫衷一是,所以本文所述声调仅从中古汉语四声发现开始。
汉语是典型的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构成汉字音节不可缺少的语音要素。所谓“声调”是指音节中语音高低不同的变化,具体是指字音中主要元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跟语调和不是同一个概念。汉语的声调简称“调”,传统音韵学称之为“声”,如中古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并称为“四声”。现代汉语音韵学认定声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音高的升降变化,与现代不同的是传统音韵学把声调解释为“长言、短言”的区别,音高与音长的概念是混淆的。按照现代音韵学的标准,中古“入声”实际上是指含有塞音[-p]、[-t]、[-k]的音节,是音质上的区别,但是因为塞音韵尾读起来短促,因而古人以“入声”并入音高变化的“平、上、去”三声称为“四声”。尽管中古的四声本质不同,但是沿用历史时间久,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成为定例。
汉代经学的盛行带动了“小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以释义为主的“小学”著作,但汉语的音、形、义历来不可分割,因此释义著作产生也推动了文士对汉语语音的研究。自汉代起,佛教经典在我国流行流行起来,在翻译佛经梵文的过程中,时人受到启发,将汉字的注音法由之前的单字注音法完善为声韵相切的注音法,为后代的音韵研究做出了不菲贡献,在汉字注音方面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到六朝时期,北方士族为躲避战争南移,南北文士各操其方音,打破了先秦“雅言”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汉语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士们为了提高自己方音的地位,争相撰写音书来扩大影响力。在齐梁之前,文士们对声调的认识还停留在“宫、商、角、徴、羽”的粗浅水平上,到齐梁时,周颙、沈约等人受梵文“声明论”的启发和影响,创“四声八病”说,强调用声调来调节诗句的抑扬顿挫,于是“永明体”产生,世称“永明文学”,“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是唐代及后近体格律诗的前身,格律的实质也即是利用声调“平”与“不平”相互交错来达到富有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效果。尽管如此,汉语四声创立之初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梁书•沈约传》记载:“(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襟,穷其妙者,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尝问捨曰:‘何谓四声?’捨曰:‘天子圣哲是也。’然而帝竟不遵用。”到了隋代,陆法言编排《切韵》以四声为编排韵字的顺序,再到后来,《切韵》成为科举考试写诗作文的用韵标准之后,四声也就渐渐被公认并且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平、上、去、入”四声一直沿用唐宋,并且在诗文用韵制律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直至元代周德清编《中原音韵》明确将平声以清浊分阴阳,浊上变为去声,入声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总结起来说即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以《中原音韵》为依据制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声调的变化和发展并不是受个人著作的影响,对声调新的分类也并不是周德清的原创,而仅仅是对声调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变化后的总结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