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纳舱内雷达:全方位守护驾乘空间

易车讯 在全球各地法规推动下,汽车舱内监测作为座舱安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日益受到行业的重视。欧洲E-NCAP、美国NHTSA、中国的C-NCAP和i-VISTA等主流安全评测体系,近年来密集更新规则,逐渐将舱内监测从“附加分”升级为“必选项”。随着舱内监测法规越来越完善,市场对舱内传感器的需求将快速涌现。

凭借优异的穿透性、更佳的视场角(FOV)、尺寸小、成本低等优势,雷达成为舱内检测的重要传感器。

麦格纳是一家拥有完整ADAS产品及系统方案的供应商,在舱内雷达领域积累起了丰富的量产经验。近日,麦格纳举办了新一期“黑科技来了”线上技术分享栏目,麦格纳专家庖丁解牛,详解了麦格纳舱内雷达如何全方位守护驾乘空间。

雷达重塑舱内监测标准

传统间接式传感器无法满足复杂场景需求,E-NCAP 2025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全部使用直接式传感器,才能在后排安全带提醒和乘员监测的测试中拿到满分。此外,E-NCAP2025不仅要求舱内监测覆盖所有成员座位,还要覆盖乘员脚部空间位置。

除了摄像头、脉冲传感器等,雷达依托高性能、易安装、可扩展的优势,在舱内监测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具体来看,麦格纳舱内雷达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探测和分类两部分。

探测方面,舱内雷达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探测能力,通过一颗雷达传感器就可以监控两排座位,包括所有座位上的乘客。尤其针对婴儿,无论其在座位还是在脚垫上,有无毛毯等织物遮挡,面向前方还是后方,均能被舱内雷达识别到。

分类方面,舱内雷达一般将监测对象分为三种类型,即婴儿——0-6岁的孩子;成人—— 6岁以上 ;无生命体征物体。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监测对象的分类还将进一步细化。

麦格纳舱内雷达进化之路

基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麦格纳在多年以前就开启了舱内雷达的研发进程,围绕高精度生命监测、隐藏式小巧设计、多目标智能识别三大核心宗旨,不断将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

目前,面向不同的法规和市场需求,麦格纳已有三代舱内雷达产品问世。

ICR ‘21:可满足CPD (NCAP)法规要求,采用MCU+MMIC的配置,是一款3发4收雷达。麦格纳在2021年首次获得ICR ‘21的定点项目,2023年完成SOP。

ICR ‘22:可满足CPD + SBR (NCAP)法规要求,同样采用MCU+MMIC的配置,但在尺寸和性价比方面全面提升,并且新增舱内入侵检测等新功能。目前,麦格纳正在海外市场推广这款产品。

ICR ‘24:可满足CPD + SBR (NCAP)法规要求,在支持ICR ‘22的所有功能基础上,麦格纳计划为面向下一代的ICR ‘24新增车辆定位等更丰富的功能。目前ICR ‘24的研发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在安装位置方面,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车身振动带来的影响,麦格纳优先推荐车顶中轴线的位置,但考虑到部分车型搭载安装全景天窗或全透明天窗,麦格纳的舱内雷达也支持安装在B柱,从而使单颗雷达实现覆盖全部2排座椅及脚垫空间。

麦格纳的舱内雷达产品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未来,麦格纳的研发团队将在持续完善儿童遗留检测、辅助安全带提醒、乘员分类、生命体征检测等功能之外,探索为舱内雷达赋予入侵检测、气囊抑制、乘员定位、手势控制等全新功能。

全方位的ADAS解决方案专家

作为一家拥有丰富产品线且具备多年量产经验的供应商,麦格纳不仅在舱内雷达方面建立了出色的市场认可度,更是全方位的ADAS解决方案专家,包括前视摄像头、域控、角雷达、成像雷达等产品同样受到市场的青睐。

截至目前,麦格纳已在全球范围内累积售出1.42亿个摄像头,7500万个雷达,3300万个域控制器。与此同时,麦格纳已成功为全球客户在智驾和泊车方面推出了10余个系统解决方案。

麦格纳舱内雷达1

麦格纳舱内雷达2

麦格纳全方位的ADAS解决方案

在ADAS领域,麦格纳兼具领跑行业的硬件水平、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全栈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出色的量产落地能力。在跨越全球的工程和制造能力加持下,麦格纳能够满足全球客户不同的合作模式和定制化需求,给予终端用户极致的驾乘体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