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的好,只有美术生才懂得!

转自:Dominoart

网友:《隐入烟尘》的运镜跟构图确实很好,用色也相当讲究,比如海清的蓝头巾跟画面整体的黄色调就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多远景跟全景冷暖色调都特别和谐。几乎没有特写镜头,俨然如同一幅幅油画...

由李睿珺编剧并执导

武仁林、海清领衔主演的电影

《隐入尘烟》

成为2022年度首部

豆瓣8.5分华语院线电影

也是2022年度截至目前

豆瓣最高分华语院线电影

这部电影说的并不是什么大场面

而是最真实的人与自然、土地之间的关系

跟生命、跟时间、跟爱或者跟周边世界的关系

而马有铁(武仁林 饰)与曹贵英(海清 饰)

就像农业社会的亚当与夏娃

在这部带有些许寓言色彩的电影中成为叙事的线索

“这两个人的离开,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恐怕很难找到一个把土地与时间看得如此重要的导演了!在最新发布的导演特辑中,李睿珺反复强调了自己的作品和农民种地之间极大的相似性:“电影是时间的艺术。散落的一个一个字凝练到剧本里面,最后它在银幕上开花结果,跟那些种子种到地里面是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经历着不同阶段的更替,最终画了一个轮回的圆。就像圆上没有起点与终点,生与死有时也没有清晰的界限。一颗麦粒种下去,发芽了,长出来,形态已经不一样,成熟收割之后它又回到了最初的样貌。那么,麦粒到底是麦子的尸体还是麦子的种子?有铁与贵英把泥土拓成泥砖,泥砖变成房子,最后房子又变成了土,房子虽然被拆了但你能说它不存在吗?

“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掉的孤独个体,和庄稼一样沦为大地的孩子。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二人相濡以沫,共建家园。在四季的轮转下,他们那些散落在别人不解目光中的爱,也都在比心洁净的土地里结出果实来……”

截止发文前

《隐入尘烟》已经收到33W人打分

评分已攀升至8.5分

创造了罕见的“逆跌”奇迹

《隐入尘烟》延续了李睿珺导演一直以来深刻的人文关怀,从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出发,以真实农村现状为背景,在对西北农村生活图景的全面描摹之中,呼唤着来自底层人物的,扎实而坚定的力量。

回到电影本身除了影片自身浓厚的诗意与关怀之外更受人关注的其实是

“那些隐入尘烟的辛酸和低到尘埃的善良,就像将夜时分的一场暴雨,

打湿观众矜持的心理防线。”

有观众用更浪漫的文字形容影片的浪漫:“《隐入尘烟》的生命观,就像一种农作经验,一切感性抉择都是四肢丈量的结果”;“《隐入尘烟》的珍贵即是在当下飞速向前的社会语境下,在荒漠里滋生出的一朵玫瑰,那么痛又那么美”。

说了这么多电影和美术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是因为小志在观看时

发现这部电影还有一些画面

是只有美术生才能看懂的“彩蛋”

首先要看的自然是电影的海报不出意外,这是由黄海操刀的作品

海报通过强烈的黑白对比

再加上版画的质感营造出强烈冷峻的风格

画面中一男一女走在农田中,极具故事性

第二张海报由导演亲自设计手绘

也是非常地巧妙,画面中适当的留白

以手绘的形式绘制出手掌的造型,又形似燕子

而男女主位于其中,人与物紧紧关联

而海报倒过来

又变成了一头抽象的驴

暗喻主人公勤劳的品质

同样是以人物为主以下的这些海报通过主角的表情以及动作演绎出一种朴实的浪漫非常符合影片所要传达的情感比如像这样放大人物的脸部充满爱意的眼神以及真挚的笑容

传达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

而电影本身对光影和构图的把握

也是做到了行业顶尖的水平像影片中很喜欢采用的“框架式”构图

让画面内容更加地丰富

光影的处理

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以及大量采用自然景色呈现了一种真实的,接地气的美

最后,也是本片最大的彩蛋

就是其中有几处电影画面构图

致敬了多幅名画的艺术构图

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孤独美感

米勒《午睡》

安东·莫夫《干草车》

让·弗郎索瓦·米勒《农夫施肥》

米勒《种土豆》

米勒《翻地的男人》

让·弗郎索瓦·米勒《拾穗者》

米勒《作者的妻子》

梵高《普罗旺斯的收获》

梵高作品

很多人都说《入尘烟》提升了观众审美

让观众回到了电影本身

确实,隐入尘烟的色彩、构图

镜头设计、美术置景是真的超越剧情的满分

导演的镜头诠释了“对出身审美的反思与自信”

他镜头语言下的农村、农民充满了印象派油画式的美感

黄的土、沙漠、小麦,红色的喜字等暖色调

与蓝色或青色的天空、头巾、衣服的冷色调互补

绿色的小麦苗和玉米秆与黄色的土的相邻色

让整个画面符合美学搭配

《隐入尘烟》这部不算大制作的电影,没有好莱坞大片那样的视觉特效,但每一帧都美得像油画,构图多以安定、均衡、沉稳的三角形呈现,流淌着独属于乡村生活的浪漫诗意与宁静。

——微博网友:墙角笔触---寻鹿绘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