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林:香菇专家 | 中国老村长㉓

编者按:他们,是美好乡村的“守护者”、脱贫建设的“领路人”。他们扎根基层,架起村民、政府、企业等多方

编者按:他们,是美好乡村的“守护者”、脱贫建设的“领路人”。他们扎根基层,架起村民、政府、企业等多方沟通的桥梁。2019年5月20日起,乐居财经联合碧桂园推出“凤凰涅槃‘1+x’计划”,奔赴9省14县,对话“中国老村长”,挖掘一线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年。本期【中国老村长】陕西省耀州区北梁村李树林。

出品人丨贺寅宇

总策划丨陈海保

统筹丨王川 潘宇凌 王敬宾

撰文丨吴诗如

摄影摄像丨刘西常

编辑丨赵星雯

遮阳网搭建的香菇棚内,密密麻麻排满了好几层毛头毛脸的“家伙”,那是菌棒。李树林一把抓起这个看看,再拿起另一个看看。他正在检查香菇菌棒,刚刚才采摘完一茬香菇,这批菌棒缩短了许多,营养成分几乎殆尽,到了要换新菌棒的时候了。

这是位于耀州区照金镇北梁村的香菇种植基地。17个大棚组成的基地,可容纳4万根香菇菌棒;棚后边的平地处,新的香菇棚正在搭建中,建成后,两处大棚将可摆放8万根菌棒,如果按一根菌棒产2斤鲜菇来算,8万根菌棒可产出16万斤的鲜香菇,这是一笔不小的生意。这一片是归村集体所有的香菇基地,“老村长”李树林正是这个基地的两名管理人员之一。 

62岁的李树林有长达21年任村干部的经历,1990年任胡巷村村委会主任,1993年任胡巷村党支部书记,并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到2011年。谈及担任村干部时的工作,他还记忆犹新。“一开始建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然后是大面积栽种核桃树。”李树林介绍,当时在胡巷村推广核桃栽种,规模近千亩。核桃的原生苗一般要十年才能结果,而胡巷村的村民在县林业局专家的指导下,采用了嫁接技术,三年就能结果! 

当时国家有退耕还林政策给予的补贴,但并非每户村民都接受种核桃,于是李树林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如今,胡巷村的核桃人均栽种面积达3亩,近几年,村里的核桃产量很好。李树林说,人均每户卖核桃能收入一、两万元。 

2011年11月卸任村支书后,李树林当了三年的监委会主任。2018年9月,在村委的推荐下,他成为了北梁村香菇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 

“刚开始搞时,不知道怎么养。”李树林说,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是跟一家企业达成合作,对方提供菌棒、技术支持,并承诺销售。“一开始出来的香菇都小,密密麻麻。后来有了技术才知道,香菇不能长太密,要把一些摘掉,菌棒上稀一点,才可以长大、长好。”说起这10个月对种植香菇的摸索,他迅速打开了话匣子。 

“到要出香菇的时候,要拿着菌棒相互敲打,菌棒里的菌丝被打断之后,才会长出子实体。”他在介绍出菇技巧时十分兴奋,这些都是在技术员的教授之下他实践而来的经验。在香菇种植上,他从一窍不通到现在已是半个专家。“那时技术员一天来两次还不够,我一遇到问题就给他们打电话,多的时候一天得打好几个;现在技术员来的次数少了,他们讲了原理之后,靠我自己摸索。” 

香菇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细节需要注意,难以离开人。李树林每天忙忙碌碌:栽植、浇水、检查大棚情况,大棚的遮阳网白天要揭开,晚上得盖上。正因如此,李树林几乎住在大棚旁。 

李树林的辛苦是有回报的。作为村集体所有的产业,去年基地的香菇效益不错,给贫困户分红3万多元,每户贫困户分红300元。除了分红外,香菇种植也给村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李树林介绍说,去年大棚只上了2.1万个菌棒,香菇采摘时请了7、8个工人,工期4-5天,每人可以赚100-140元/天。今年新香菇棚建成,8万根菌棒全摆上,到采摘阶段用工需求也会增加,一天可能得十几个人。 

随着香菇种植规模的扩大,北梁村对这一产业有了新的计划。“如果贫困户愿意,可以把香菇棚分给他们,他们自己管理、自己采摘,采摘的香菇由村里统一收回来,卖出去之后再跟他们算钱。”李树林说,正在扩建的香菇棚正在考虑贫困户的承包计划,目前村里对此已经达成一致意见。 

“现在基地里建了一个冷库,香菇采摘后可以进冷库储存,冷库旁边再建烘干楼……等到秋季我们可以自己制菌棒,现在购买的菌棒价格高,一根要5.18元,自制菌棒的成本才3.2元左右,每根菌棒可以节省大约2块钱。”原来,李树林对香菇产业已有了“雄心勃勃”的发展大计。 

2018年,李树林多了一重身份——碧桂园“老村长”。在他的帮助下,碧桂园进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资助贫困学生,并在有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李树林笑说:“这么大岁数了,现在还能给村里出点力,我感觉挺好的。” 

据了解,碧桂园将针对结对帮扶的14个县进行党建扶贫模式下的“红色旅游”开发,耀州是其中一条红色专线。在北梁村,碧桂园将依托陈家坡会议旧址的红色旅游资源,助其开发红色旅游,通过设立导游岗位、在红色专线销售农特产品等多种途径实现精准脱贫。而据李树林介绍,下一步,村里将香菇产业与碧桂园党建扶贫游结合起来,把香菇采摘链接到旅游路线上,助力香菇产业发展。 

以下是乐居财经与李树林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您当时任胡巷村村委主任、村支书时为村里做了哪些事情? 

李树林:一开始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学校,后来是大面积栽种核桃树。我们村原来是胡巷村,后来跟北梁村合并。没合并前胡巷村种了有998.5亩核桃树,村上户户都栽,人均3亩。核桃原生苗要十年才能结核桃,后来县林业局来指导工作,搞嫁接,三年就能结核桃。那三年没有收成,国家有退耕还林的补贴,现在收成还不错,前几年产量很好,每户能收入一、两万块钱。 

乐居财经:香菇产业是去年才开始做的? 

李树林:去年9月份才开始搞,当时上了21000多根菌棒,我们跟公司合作,他们提供技术,还包销。公司的技术员一天来两次,早上来一次,下午来一次,以前刚开始搞,都不会,不知道怎么弄,所以技术员一天来两次,讲怎么栽。一开始出来都是小的,密密麻麻,不能太多,太多了长不好,要把一些摘掉,稀一点,可以长大、长好,香菇是按照品型大小、好坏分级,如果品型不好,就卖不出钱。 

乐居财经:现在香菇的收益怎么样? 

李树林:还不错,去年底的钱跟公司结了,给贫困户分红3万多块钱,每户贫困户分了300元,今年还没算账。 

乐居财经:除了分红之外,贫困户还能从香菇种植这块有其他收益吗? 

李树林: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可以做,采摘香菇的时候,人均一天赚100-140元,按工作时间的长短来给。去年上了2.1万根菌棒,一开始请了7、8个人,后面几天不用那么多人,3、4个人也就行了。今年下半年如果菌棒全部上来的话,有8万根棒,用人就多了,可能一天要十几个人。 

乐居财经:除了香菇产业外,村里目前还有哪些产业? 

李树林:村上现在有香菇种植、羊场,还有光伏,基本上都给贫困户分红。 

乐居财经:这些产业每年能给贫困户带来多少分红? 

李树林:光伏今年才投入,羊场去年给每户贫困户分了500元,今年的分红马上就要开始了。香菇去年的收益给贫困户也分了每户300元。 

乐居财经:对于香菇种植,村里有没有新的计划? 

李树林:冷库已经建好了,现在还要再建香菇棚,还有烘干楼,下半年还要自己做菌棒。村上已经商量好了,如果贫困户愿意,(把香菇棚)分给他们,他们自己管理,自己采摘,采摘的香菇由村上统一收回来,卖出去再跟他们算账。 

乐居财经:自制菌棒能节省多少成本? 

李树林:现在的菌棒一方面是(合作的)公司提供,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联系,菌棒从延安送到这儿是5.18元一根,自己做的成本是3.2元左右,每根菌棒可以省大约2块钱。 

乐居财经:成为碧桂园“老村长”,您感觉怎么样? 

李树林:帮碧桂园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我能起到上下沟通的作用。碧桂园可以资助贫困学生,也可以给贫困户的年轻人找工作。年纪这么大,还能为村里做点事情,我感觉挺好的。下一步碧桂园还有一个红色旅游的帮扶措施,到时候村里计划把香菇采摘跟碧桂园的党建扶贫游结合起来,希望香菇产业能有更好的效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