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在南京:我家住在绒庄街

叶嘉莹

当代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第一人

她推动了诗词在海内外的传播

她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1948年,叶嘉莹24岁,

在这一年,她从北平的春天离开了

跟随丈夫赵钟荪南下

来到南京

在这里度过了半年的时光

用脚步丈量了南京的街头巷道

听蝉嘶鸣、见秦淮水

访禅林谷、闻梅雨声

她可能没有想到

这是她一生漂泊的开始

01 故乡

1924年夏,荷花开得正好,在一片蝉鸣中,叶嘉莹出生了。

那时的北京还叫北平,在察院胡同23号的四合院里,小小叶嘉莹与院中的枣花、竹子等为伴,一起长大了。古典诗词已融入她的心思意念。

1939年,15岁的叶嘉莹写下了《秋蝶》一诗,这是《迦陵诗词稿》收录的第一首诗: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叶嘉莹上初中后,父亲就去了上海工作。离家的父亲、体弱的母亲与动荡的时局,都为这个少女平添了几多心事,她选择了诗词为伴。

1941年,母亲因病离世,这对叶嘉莹的打击无疑是重大的。

幸而,在大学生涯,叶嘉莹遇到了一位良师:顾随。他的学识与才华帮助叶嘉莹在诗词方面飞速成长,也为叶嘉莹树立了立身为人的典范。

02 南下

1946年前后,叶嘉莹在北平识得一男子,叫赵钟荪,这就是她之后的丈夫。

1948年,因赵钟荪工作变动,要前往南京任职,叶嘉莹随之南下。

从北京一走,她的一生漂泊就开始了。

临行前,伯父给她写了一首五言古诗《送侄女嘉莹南下结婚》,字字真情:

有女慧而文,聊以慰迟暮。

昨日婿书来,招之使南去。

婚嫁须及时,此理本早喻。

顾念耿耿心,翻觉多奇妒。

明珠今我攘,涸辙余枯鲋。

来到南京后,叶嘉莹在南京私立圣三中学教书,住在绒庄街,平日里也会去看望住在上海的父亲。

△叶嘉莹在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室,中为程千帆(1993年)

她走过了秦淮畔,探寻了夫子庙…….在其散曲《越调斗鹌鹑》中,记录了她在南京这半年的生活和漂泊的心境。

高柳蝉嘶,新荷艳逞。苔印横阶,槐阴满庭。光阴是兔走乌飞,生涯似飘蓬断梗。未清明辞别了燕京。过端阳羁留在秣陵。哪里也塞北风沙,早则是江南梦醒。

……

【绵搭絮】俺也曾游访过禅林灵谷,拜谒了总理园陵。斜阳有恨,山色无情。白云霭霭,烟树冥冥。大古来人世凄凉少四星。山寺钟鸣蔓草青。更休赋饮恨吞声。向哪里护风云寻旧灵。

【幺篇】乌衣巷曲折狭隘,夫子庙杂乱喧腾。故家何处,燕子飘零。霎时荣辱,旦夕阴晴。当日个六代繁华震耳名。都成了梦幻南柯转眼醒。现而今腐草无萤。休讥笑陈后主后庭花,可知道下场头须自省。

【拙鲁速】我家住在绒庄街,巷口有小桥横。点着盏洋油灯。强说是夜窗明。这几日黄梅雨晴。衣履上新霉绿生。清晓醒来时也没有卖花声。则听见刷啦啦马桶齐鸣。近黄昏有卖江米酒的用小碗儿分盛。炙糕担在门前将人立等。我买油酱则转过左边到南捕厅。

【尾声】索居寂寞无佳兴。休笑这言词儿芜杂不整。说什么花开时三春觅句柳丝长。可知我月明中一枕思乡梦魂冷。

半年后,随着时局变动,叶嘉莹随着赵钟荪再次南迁,离了大陆,去了台湾。

03 渡海

叶嘉莹没想到,自己在台湾,一待就是十几年。

1950年,《转蓬》一诗,道出了叶嘉莹的漂泊之痛: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先后在台大、淡江、辅仁任教,课业极重,可她也乐在其中,在这期间,她完成了一部研究杜甫诗的专著、近二十篇古典诗词评赏之作。

除了诗词研究,她讲课更是极好的。白先勇就曾是她的学生。

白先勇说:“叶先生在古典诗词上的学问就不用说了,我觉得,叶先生讲课有一种魅力,她一口北京话,纯正而富有教养,念诗的声音很迷人。”

△叶嘉莹在台湾给小朋友讲古诗(1990年代)

04 他域

1966年,叶嘉莹被台大推荐,去往哈佛讲学,丈夫和女儿同去,她的足迹踏向了更远的远方。

后来,U.B.C(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给了她一份终身聘书,从此她与家人就定居在了温哥华。

△叶嘉莹在温哥华为幼儿讲古诗(1997年)

有感于身世飘零的她在1969年写下了《鹏飞》: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匐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05 祖国

叶嘉莹的思乡之情从未消减。1974年,叶嘉莹获得了一个回国探亲的机会。此时的她,已经在外整整漂泊了26年。

△叶嘉莹首次回国讲学在北京大学校园与陈贻秋、费正刚、袁行霈三位教授合影(1979年)

怀着激动的心情她写下了长达两千多字的七言古诗《祖国行长歌》: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

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

1979年始,叶嘉莹开始自费往返于加拿大和中国教书。

她向教育部写了一封信,表示想回国教书,在穿过家门前的树林去寄信时,有感而发,作下《向晚二首》: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叶嘉莹有着“种蕙滋兰”的愿望,回国教书后,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和传承之中。

06 原乡

席慕蓉在回忆她与叶先生的初识时讲到:“叶先生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也是蒙古人’。”

叶嘉莹,叶赫那拉氏后人,隶属镶黄旗,为八大姓之一。

2002年秋天,叶嘉莹和席慕蓉踏上了追寻原乡之旅。

此时正值玉米成熟之际,到了叶赫古城遗址,山顶只余一片玉米地,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的叶嘉莹转身对着同行的席慕蓉叹道,这里,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场景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三千年前的诗句慰藉了这位漂泊了半生的老人的心。

所谓诗词,所谓原乡,皆是叶嘉莹一生之所求,亦是余生之所好。

好书推荐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编著

2020年10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叶嘉莹传》

熊烨编著

2018年3月

江苏人民出版社

文 |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文静 李艺蘅

图 | 《掬水月在手》电影片方、四川人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提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