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开学季,同学们都回到校园,但在学校里,可能隐藏着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结核病。
结核病极易在校内造成传播,威胁师生们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学校流行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了“防控指南”。
小心!9月为学生患者肺结核发病高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亦可侵犯肝、肾、脑、淋巴结等器官,形成肺外结核。
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可能伴有低热、盗汗、消瘦、虚弱等全身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肺结核,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显示,近年来,在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每年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数居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约为全人群报告发病率的1/3。从人群分类来看,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约占全人群报告发病数的4%~6%,仅次于农民、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中的患者数。
从报告年龄来看,15~24岁年龄组约占学生报告发病总数的85%,即高中阶段、本专科阶段的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是18岁左右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从报告时间来看,3~4月、9月为学生患者报告发病高峰。
为什么结核病容易在学校流行?
学生处于发育期,机体免疫功能不全,且学习压力大,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常常晚睡早起,饮食不规律,体育锻炼少,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给结核菌带来“可乘之机”。
同时,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相互接触频繁,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就容易造成结核病在校园的传播流行。
还有些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对肺结核病知识了解不够,多数患病学生症状不典型,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学生确诊结核病后应该怎么办?
在学生方面,确诊结核病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同时立即告知班主任或校医务室/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不可向学校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配合学校做好休复学管理。
居家治疗期间,经常开窗通风。做到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加强膳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多吃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口鼻。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戴口罩。
经过规范治疗,经检查达到复学标准后,凭医生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复学。
学校方面,要及时组织密切接触师生进行结核病筛查,以及开展《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要求的各项防控措施。
做好教室、宿舍等的消毒工作,保证开窗通风。
做好家长和师生的安抚工作,避免造成校园内恐慌。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
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如何远离结核病?
预防学校结核病需要学校、教育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进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进行健康体检:学校应及时开展新生入学体检、教职工常规体检,体检应包括结核病筛查项目,如胸部X光片检查。
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提高身体抵抗力,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
注意校园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
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学校做好因病缺勤追踪和病例报告,学生有症状及时就医。
建立健全学校的晨检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开展追踪管理工作。若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校医院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学生如果出现了可疑的结核病症状(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应尽早就医。不可向学校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
严把复学关:落实休复学管理,严把复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