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上海人,听到过最多的问候一定是:你疯(封)了吗?
朋友圈里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人:刚解封的,正在封控中的,以及提心吊胆的“决赛圈选手”。
3月开始,上海经历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全市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所有高校封闭管理,客运站全部停运,244座公园临时闭园。
时隔两年,这座每天都在飞速旋转的城市,又一次放缓脚步。
张文宏说:“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
“我们相信,奥密克戎BA.2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的慢下来。我们只要慢下来,病毒就快不了。”
慢下来的上海,人流锐减,马路空旷,地铁和公交也不再拥挤。
虽然冷清,却也展露出难得的从容和宁静。
我们用60张照片,记录下这些罕见的画面。
疫情笼罩下,春天正在街头巷尾悄然发生,生活还在继续。
01
外滩端庄肃穆
一向纸醉金迷的外滩,最近虽然不至于空无一人,但明显没有了以往的喧嚣。
铅华洗尽后,静静矗立在这里的老建筑,反而展现了端庄肃穆的一面。
江边少了打卡的游客和街拍的模特。零星有人群靠在栏杆上,看对岸的陆家嘴在雾里忽隐忽现。
那些平日里被掩盖的声音,此刻变得格外清晰。
江上呜咽的汽笛,海关大楼的《东方红》钟声,飘荡在黄昏中,孤零零的,散发着忧郁的魅力。
正值晚高峰,本该被堵得寸步难行的长街上空空荡荡。
连路边的交警都有了闲聊的时间,看到我拿着相机,主动过来指导:“站在这个位置拍会更好看。”
02
慢下来的南京路
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走到南京路,这里永远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即便在疫情下,它的人流量大概还是全上海最高的,步行街上依旧霓虹闪烁。
但没有了旅行团,热闹的十里洋场一下子清寂了不少。平时人满为患的网红店,也不再需要排队了。
南京路终于慢了下来,和平饭店、永安百货等老建筑难得露出了全貌。
03
武康大楼下
没有了长枪短炮
除了外滩南京路这些经典地标,新晋顶流武康大楼也恢复了久违的宁静。
作为上海的超级网红,节假日的武康路,曾创下3天42.4万人次的游客参观流量。想拍到一张背景没有人的照片,得一大清早就来蹲守最佳机位。
而现在,这条路上没有了扛着长枪短炮和大楼合影的时髦男女。紫罗兰美发厅前门可罗雀。冰激凌店、西餐厅也暂时关闭。
维持秩序的交警,站在空旷的路口,终于不必像以前一样,不停提醒跑到马路中间拍照的游客“当心车子”。
无论如何,武康路的人潮退去后,我们更容易看到很多平时会忽视的美,比如头顶随风作响的梧桐叶,脚下细碎的阳光,以及老洋房红砖墙上斑驳的树影。
04
老法师消失的安福路
依然很惬意
潮人扎堆的安福路上,小酒馆、咖啡店都收起了户外的座椅。以前动不动就要限流进入的小众潮牌店,此刻也冷冷清清。
爱菊小学停课,话剧艺术中心取消近期所有演出,街上人流骤减。
从“多抓鱼”到“话梅”的短短十几米,是安福路最热闹的所在。
被称为“老法师”的爷叔级别摄影爱好者们,过去会把这段路围得水泄不通,现在却很难看到他们的踪影。
不过,安福路毕竟是全上海最chill的马路,无论什么情况下,这里的人都能把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遛狗、买花、骑车……每个尚且“自由”的人,都在试图抓住短暂的春天。
05
西岸的樱花无人问津
每年3月樱花季,西岸徐汇滨江总是人山人海。
樱花的花期极短,盛开不过两周,一阵风刮过、一场雨落下,基本就凋谢了大半。所以樱花一开,上海人总会倾城而出,害怕错过最佳观赏时间。
今年因为疫情,龙美术馆闭馆,这里的樱花也几乎无人问津。
在人类消失的空城,万物归于自然。樱花一如既往自顾自地绽放着,带给我们“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浪漫。
06
生活还在继续
上海虽然慢了下来,但并没有停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徐家汇公园临时封闭,老爷爷进不去,就站在围栏外,给满园的郁金香拍照。
每一条人迹罕至的马路上,警卫人员、环卫工人、外卖骑手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维持这座城市的运行。
在学生们都已经离开的校园里,园林工人为他们种上了新一季的鲜花。
虽然返校的日期未定,但春天总会如约而至。
人们依然对生活抱有热情。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总能在寂寥中找到温暖、从容和活力。
这些不寻常的瞬间,记录了被迫慢下来的上海的另一种魅力。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