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秤”频频捣鬼,经济日报:要算好“一顿饱”和“顿顿饱”的账

近日,江苏连云港和南京的农贸市场相继爆出“鬼秤”事件。令人震惊的是,当博主试图维权时,均遭遇了商贩围堵和市场管理方的粗暴对待。“鬼秤”事件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经过网络传播,还给两座城市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鬼秤”事件值得城市管理者反思。当我们从“鬼秤”事件出发,探讨城市消费环境问题时,实际上是在探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鬼秤”问题并非某个地方独有,近年来它频繁出现在热搜里,暴露出市场监管的疏漏和某些商户的违规,但在更深层次,它揭示出城市在拼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微观经济行为的规范引导。实际上,城市形象不仅表现为宣传广告、街头景观、摩天大楼等实物,更直观体现在一个个小餐馆、小摊贩的服务质量和言行举止中。城市管理者需更加注重对商户行为的监管与指导,确保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要认识到,创新消费场景、维护市场秩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商户、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相关方应意识到,诚信经营看似是一种道德约束,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逻辑,关系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利益。“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差别,经营者和相关方要算清。

记者:佘颖

监制:乔申颖

审核:张倩

编辑:赵东宇(见习)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