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转朝阳产业 “9073”格局下智能养老成大势所趋

原标题:银发经济转朝阳产业 “9073”格局下智能养老成大势所趋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子女养老负担不

原标题:银发经济转朝阳产业 “9073”格局下智能养老成大势所趋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子女养老负担不断增长

按照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截至2017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比例达到17.3%,由此可见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4-2-1”家庭结构正逐渐成为主流结构,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占比逐年走低,老年人口抚养比呈递增态势,且增速不断加快。巨大的养老压力对我国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新考验。

二、银发经济转朝阳经济,2050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上百万亿

老年人口的剧增,我国养老产业市场供需缺口日益明显,2017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达744.8万张万张,相比于2005年的158万张,增长了3.7倍,但按千人拥有床位数来看,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我国养老服务的缺口依然巨大。

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孕育出了“银发经济”,将为养老产业带来长期的投资机会,甚至可能蕴藏的是百万亿级的消费潜力。即使考虑到“十三五”期间我们依然要面临民众支付能力不足、“未富先老”等无法回避的痛点,但我国养老产业处于启蒙期,涉及领域较广,有待开发空间较大,部分领域也已初见规模,预计2050年市场潜在规模在100万亿元左右。

三、9073格局被推崇,智能养老成大势所趋

关于养老问题的破局方向,各地、各方都在探索之中。其中,近年被提出的“9073”养老格局(90%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老年化社区养老,3%老年人机构养老),便为越来越多地方与专家推崇。

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等原因,让很多年轻人面对养老服务业望而却步,养老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的现象日益加剧。因此,依靠科技力量,全面推进智能化养老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养老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