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几百座坟墓,里面埋的都是孩子”,记1994克拉玛依火灾

文/小钳

时间:1994年12月8日下午6点10分

地点:克拉玛依市友谊馆

戈壁滩上静静地躺着几百座坟墓

每座墓碑上都有一张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小照片

... ...

那一天,我们都是克拉玛依人

——题记

问友谊馆负责人——你可有半点消防安全意识?

▲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大火焚烧之地

对于1994年的克拉玛依市来说,那座友谊馆算是一座老建筑了,不过在最近的那几年重新装修过一番,倒也使其显得有些生机。

然而,装修之后的友谊馆,在消防安全方面,却有着比较恶劣的记录:

从1992年开始,克拉玛依市的消防部门曾经三次检查了友谊馆的消防安全设施,并且多次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收到整改通知书之后,克拉玛依市的负责人“爽快地”在通知书上签了字——但也仅仅只是签了字而已。

签完字以后,他们照样该干嘛干嘛,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切实的改进措施

1994年10月份,差不多本文事故发生前两个多月的时间节点,友谊馆发生了一次火情——当时舞台吊灯距离天幕太近,一度引燃了小火——幸好当时有专业的电工(这是一个细节)在场,及时抢救排险,所以规避了更大的灾祸的发生。

同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为迎接两基评估验收团(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友谊馆举行汇报演出。这里咱们先不讨论这种活动到底有没有必要,就光说说这种大型的、群众性的活动,最常规的一点:消防安全问题。这个友谊馆的负责人到底有没有重视,有没有认真研究,有没有任何的消防预案?答案想必是否定的。

就在汇报演出的当天,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这个入馆人数远超平时的日子,友谊馆反倒是关起了门——7个大门关闭了6个——完全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还有若干小门都关着)

友谊馆本来是有两名专业的电工的,但是就在这么重要的一天,两名电工全都被派到别的地方去了,只剩下一名无证(临时工?)人员代岗上班——这是把我上文提到的两个多月前的那场火情全忘干净了?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当场这么多人的大型活动,值班人员本该卯足精神,严阵以待,然而,事实是,活动那天,值班人员心不在焉、擅离职守,直接导致了起火之后,没有人去开启关闭的铁门,导致了事故后果“无限扩大”

消防问题不整改、消防督责不严格、友谊馆负责人无视消防安全和管理规定、值班人员玩忽职守、目无规章,这些因素一层叠一层,最终酿成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火灾

“领导先走”的闹剧以及蹈火赴死来拯救学生的教师

▲火灾发生之前,孩子们在舞台上进行汇报演出(图/麻庭光)

在克拉玛依大火发生之后,有一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刺痛着局内局外人们的神经——那就是火灾发生之时,据说某个人(不知道是谁)喊出了一声:“让领导先走。”——这缺失人性、流于谄媚的呼喊和其背后的丑陋嘴脸,在很长一段时间,“燃烧”在了人们的心中。

不过关于上述这个问题,其具体的情形一直都存在着争议,虽然有些幸存者明确表示听到过类似的“呼喊”,但那些(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先走”的领导总共25人,中间17人死于火中,6人重伤,都很惨烈。所以说,与其揪着这个问题不放,还不如抛开感情因素,把关注的重心放在这场火灾本身以及更深层次的问题思考上,对于后来人而言才更有意思。

无论如何,随着克拉玛依大火事故在历史长河中尘埃落定,我们能够确定的事实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对主席台的布置、领导人座次的安排、如何防止中途有人退场(让领导觉得不好看)之类的问题,做出了相当细致而周密的规划,就愣是完全没想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几百名孩子到底要怎么疏散,其生命安全到底要如何保障?

其中有一个“神操作”就是只留一扇门开着,负责人或者觉得这样一来,中途退场的人就会变少,可是他可曾想到,这关掉的6扇门,最终断绝了数百人活下去的希望... ...

▲火灾现场布局示意图,除了左侧一扇大门开着之外,其他门在火灾发生时都是锁住的

有那些让我们愤慨的事情,同样也有那些触动我们内心的英雄!许多老师和消防、干警战士们,在大火燎天之际,表现出的先人后己、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动容。

第6小学的校长王愫岩一看到起火了,当即抱着俩孩子就往外跑,放下孩子后,她回头一看:剧场内浓烟滚滚,大火弥天。王校长急得直抹眼泪,“我的孩子们还在里面,我的学生... ...”话没说完,她一咬牙,冒着毒烟又冲了进去,又抱出两个孩子,随后,她来不及多吸几口新鲜空气,就又冲了进去,这次,再也没能出来... ...

第7中学的政教主任周健,结婚证才领了没几天,正和妻子两人商定在1995年元旦举行婚礼,只剩一个月不到了,而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周老师的时候,他正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着往下滑落的唯一出口处的金属卷帘门,让里面的人赶紧往外跑... ...

按照最后幸存的学生口述,他们看到周老师多次冲进满是毒烟的剧场抱孩子出来,最后,周老师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亲属能找到他(的尸体),全靠领带夹辨认的... ...

第8小学的音乐老师张艳,事发时才19岁,在起火之后,她立刻冲出去给姐姐张荣打电话说:“姐姐,友谊馆这里着火了,快过来帮我救学生。”随后,她端起一盆水,义无反顾就奔回了火海,之后,就再也没人再看到过张老师... ...

▲惊慌失措的人们从现场逃离,一度发生了踩踏事故(图/麻庭光)

无情的烈火吞噬了在场40位老师其中36人的生命,其中校长就有5名,这些守护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在油城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峨丰碑。

根据事后统计,此次火灾事故,总计夺去了325人的生命,其中有288名正当是天真烂漫年纪的儿童!

烈火无情人有情:“我们都是克拉玛依人”

1994年12月8日北京时间18点20分左右,克拉玛依市友谊馆舞台上方7号光柱烤燃了附近的纱幕,大幕布瞬间由上而下燃起大火,工作人员虽然迅速报警并且疏散学生,然而,由于没有专业的电工在场,工作人员(也许是在场的家长,这个现在已经无法考据了)采取了一项完全错误的操作:其大概是为了避免人群过于恐慌,舞台上起火之后,就顺势拉上了舞台上的主要幕布,把大火挡在了幕后的空间内。

此人或许不知道,正是他这一番操作,使得舞台上形成了一块局部缺氧的环境,该环境中的火势燃烧很快,但供氧不足,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可燃气体,但是由于缺氧无法点燃。

这时候突然断电了,舞台上空的支架下坠,扰乱了舞台上方的空气平衡,使得外界的氧气迅速投入到这个半密闭的空间中,从而发生了爆燃现象,舞台温度瞬间达到了1100到1200摄氏度,并形成了压力高达60个大气压的高压区域,于是舞台上方高15米的配重钢管和大量重物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坠落下来,引起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整个友谊馆内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一股“似乎可以摧毁一切的狂风”

▲现代火灾动力学理论已经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被称为“回燃现象”的火情(图/麻庭光)

大火发生之后,整个克拉玛依市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新疆石油管理局设计院的职工们最先赶到现场,想尽办法,救援孩子和家长。

友谊馆对面的东方红商城,立刻自发组织职工拿出200多个装好电池的手电筒、400多条毛巾和200多个防毒口罩提供给救援者使用。

干警热西提,从事消防工作已经19年了,他冒着烈火浓烟、一刻不停歇地从火海中救出了10多名学生,并坚持到清理完火灾现场,才瘫软在地,哭着对同事们说:“我11岁的儿子,还在里面啊... ...”

没人能接他的话,只有呜咽的微风和现场噼啪作响的余火... ...

克拉玛依市供应处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们,流着泪,加班加点赶制了500多条棉被、棉衣和棉裤,死难者家属签个字就能领取,有一位工人师傅哭着说:

“不能让孩子们被烫着还要再被冻着了... ...”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乌鲁木齐代理处、新疆统一食品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局、克拉玛依市华生有限公司等等等等,各家单位纷纷解囊捐款,为火灾受难者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克拉玛依市一家菲林照相馆的老板是一名32岁的残疾青年,名叫张喜文。事故发生之后,他当即决定免费为死难者扩放照片,为此,他还让妻子把自家开的另一个彩扩中心关了,停止其他业务,专门给事故遇难者扩放照片,3天赶工,总共放大了100多张黑白遗像,为此损失了4000多元,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对此,张喜文说:

“不是什么钱都能挣,这么大的灾难,还能谈钱吗?这灾难落在了克拉玛依,虽然我自己没有碰上,但是我们都是克拉玛依人,这个灾难,我们要共同承担!”

是的,那一天,我们都是克拉玛依人。

▲如今百度地图的街景中所能看到的友谊馆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有人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然而,有些事情,即便过去了一年又一年,总还得有人记着,总还得有人为这样的事情说点什么

大火弥天之际,

有人忘了那些惨烈呼号的孩子,反而扯着喉咙高喊“领导先走”;

也有人不惜生命,义无反顾冲入最炽烈的火海中,忍受着烈焰焚身的痛苦,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生与死的抉择中,在求生欲的刺激下,无论火海中的人做出什么行为,我都可以理解——即便我不认同,即便我嗤之以鼻。

大火之后,当时很多文章都对那些高喊“领导先走”之人口诛笔伐,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在那种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是丧尽天良;但我以为更应该多着墨的,是那36名蹈火赴死,拯救学生的老师,他们不仅做到了“为人师表”这四个字,更是为后来者留下了真正的榜样!

抨击那些恶的,固然畅快淋漓;但弘扬那些善的,才能让我们后来人知道:

生死当前,还有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消防消防,何谓消防?那就是:消除隐患,预防灾难。后人当记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