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青年实习资助计划深圳行落幕

7月29日,由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主办、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资助的“2025-2026民青局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深圳实习篇结业典礼在深圳南山智园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举行。本次为期50天的专项实习聚焦高科技、金融及前海梦工场电商运营三大领域,吸引了来自港大、科大、城大、浸会、中大、理工、港大附属学院、暨大、重大等港澳高校以及美国塔夫茨大学、英国新特兰大学等海外名校的40名优秀学子参与。

精英汇聚:顶尖企业实战历练

本次实习计划,实习生们分别进入盈科律师事务所、松禾资本、金元证券、毕马威、安永、东亚银行、中兴通讯、中兴努比亚、前海梦工场、笔特科技、朗思科技、启繁科技、亚目科技、龙鲸科技、斑马星球、凤凰卫视、炬月诚等18家行业领军企业,涵盖法律、金融、科技、传媒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均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标杆代表,为香港青年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践平台。

深度体验:城市文化与产业创新融合

实习期间,该计划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深圳联络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深圳联络处、深圳市委港澳工作办公室、盐田区委统战部、深圳市青年联合会、福田区青年联合会、南山区青年联合会、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山区科技创新局、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龙华区双招双引党群服务中心等政府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精心策划了系列参访活动:

•产业探索:走访华大基因、盐田港集团等龙头企业,见证深圳科技创新实力;

•文化浸润:体验南山古城扎染、版画村非遗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

•历史教育:参观中英街、阳台山胜利大营救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

•专业交流:参与"湾创未来粤聚英才"论坛、科学家对话等高端活动。

青年之声:多维成长收获丰硕

【专业精进】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罗宗煊在盈科律所实习期间,系统掌握了合同审查、法律研究等实务技能。他特别提到:“通过分析股东出资责任案例,我深刻体会到《公司法》的实践应用价值。律师的严谨不仅体现在条款审查,更关乎客户核心利益的保障。”

在笔特科技实习的香港浸会大学学生卫智亮表示:“芯片制造是跨学科的艺术!50天的实习生活里,让我体会到数学建模、半导体物理与电路设计的协同之美,更理解‘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路径。”

【跨界视野】

香港浸会大学宋晞霖在笔特科技的实习中,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他分享道:“前海的创业生态展示让我直观理解粤港澳资源互补的重要性,这种‘政策-市场-人才’的协同模式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

【人文浸润】

香港城市大学王佳依在松禾资本实习期间,既学习了私募股权投资专业知识,也通过文化体验获得精神成长:“从2亿像素球幕的科技震撼,到版画非遗的制作体验,深圳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

港大的杨雅雯表示,在中兴努比亚实习的这段时间,不仅让她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更触摸到深圳这个科技之城的企业发展与人文关怀,实在获益良多。以前只是用手机,现在知道了背后的市场策略、用户运营、产品推广等等,是怎么一环扣一环的。尤其感恩部门同事和领导的包容与耐心指导,让初涉职场的她倍感温暖。除了工作,促进会安排的周末活动让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那份鼓励探索与多元发展的包容精神。

企业视角:金融菁英获专业认可

金元证券人力资源总部招聘经理张亮亮特别指出,香港实习生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学习能力与职业素养。香港大学的李艾轩虽仅大一,却已能系统承担研究所晨报编制、会议纪要等核心工作,其结构化信息处理能力获得团队高度认可;香港科技大学的杨颖欣将学术知识灵活转化为实务能力,创新设计的财务分析模板显著提升团队效率;香港中文大学的丘镇豪则通过独立完成资产核查等项目,系统掌握了投行业务全流程。

松禾资本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郝梦青表示:“佳依、睿希、宇涛和小徐这几位可爱的同学在松禾资本的这段实习中表现尤为亮眼,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分别在投资分析、行业调研、基金运营和财务管理中展现专业素养,既深化了对资本市场的认知,也为团队注入活力,尽显新生代潜力。”

笔特科技技术总监石兴建分享到:“同学们在笔特科技实习期间表现出色。作为软件和IT工程师,他们专业基础扎实,能快速上手工作,在项目中展现出积极的态度与专业技术,对工作热情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感谢同学在实习期间对笔特公司所做出的贡献!”

项目负责人王荣平表示:“本次活动通过‘专业实习+城市探索’的双轨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增进了香港青年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认知。许多同学已表示希望未来能投身大湾区建设。我们期待继续深化这类实践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