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彭梓颖、欧阳思帆 佛山报道
树桩上只能长树?不,还可以开出鲜花、长出冰激凌、托起白云……
春末以来,佛山市禅城区卫宁路街头的一棵树桩持续走红社交平台,吸引不少文艺爱好者前来打卡。其缘起是在一场强对流天气后,卫宁路街头的一棵树被大风吹断,一对花艺师夫妻用巧思在树桩上创作插花作品,让“事故”变成了“故事”,从那以后“枯树开花”就成了卫宁路的一个新网红。随后,多位艺术创作者接力创作,近日已经升级为9.0版本——《人间的云》,一朵洁白如雪的云朵轻盈地浮在树桩上空,一串串亚克力小球里装着美丽异木棉的棉絮和种子,仿佛云上落下的雨滴,晶莹剔透,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浪漫与诗意。
断树、花艺师、街头创作,几个关联不大的元素凑在一起就成就了“枯树开花”的动人故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背后是佛山禅城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后一系列量变的积累。
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前二十强,禅城的经济实力在全省地级市辖县区中排名靠前,但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及城市开发早带来的交通拥堵、旧城老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让城市品质格调与万亿GDP城市中心地位相匹配是禅城迈向“佛山之心”需要解答的自命题。禅城的解题思路是“以文化改造环境,以环境吸引人才,以人才激活文化”。
近年来,禅城重新审视和利用城市空间,将文化主理人模式融入城市更新和老旧街区的改造进程,让这些空间成为传递文化、激发人们创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承载地,一个个物理空间化身公共文化空间,老街区成Citywalk目的地、“工业锈带”变“城市秀场”,成为外界观察禅城城市升级的“刻度表”。
“烟火气”中老街焕新生
华安市场旁,任围片区历经了从繁荣到衰败再到复兴的历史。清代中叶,任氏兄弟在此地发家建立庄园,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里逐渐失去了往日光彩。
2020年,任围片区被列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随后禅城对其进行了精心的“微改造”,先后完成 304 栋新“传统民居”的外立面修缮、 25 栋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全面修缮和外立面修缮。
改造后的任围,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古老的青砖灰墙被细心修复,庭院深处的幽静被暖黄的灯光点缀,纵横交错的街巷里零零散散分布着30余家创意小店,涵盖文化非遗、手工艺、咖啡店、酒吧、茶饮等多种类型。时不时有年轻人呼朋伴友来探店打卡,更在社交媒体上称之为“老广版”童话世界。
(改造后的任围街区。受访对象供图)
2022年禅城启动“佛山古镇”建设,发布《佛山市禅城区打造岭南文脉之城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八大历史文化街区人文环境是重要一项。
不仅仅是任围,还有塔坡古迹、莺岗老街、南风古灶等,一批老街古巷被注入新活力,深厚的历史底蕴再叠加老建筑修复等一系列活化举措,大批主理人和艺术家入驻,开起了工作室和特色店铺,游客慕名而来。
而在一年后的总结会上,禅城发布佛山古镇“艺·创街区”主理人全球招募计划发布,将对向往艺术创作并热爱经营的街区主理人提供政策、空间、资金、流量几乎全方位的扶持。
在任围街区,广州威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自发当起文化产业“招租人”,专门负责片区的资源整合、商家入驻、氛围景致提升等。
“公司会把业主空置的房子统一租过来,统一管理、翻新整修、再进行出租、活化。”威雪文化顾问小马哥介绍,目前街区内的30余家商铺多数处在盈利的状态,伴随着街区人流量的增加,这些小店的营业额和知名度还在稳步上升。
其实从全国来看,近几年老街区改造的案例数不胜数,既有政府大包大揽、“大拆大建”的传统开发路子,也有招引开发商统一管理和运营的模式。成功者甚多,失败者也不少。
究其原因,在于过去空间载体少,人口多,一旦房屋或商场建成,自然会吸引大量人流。但是现在,如果不做好内容和运营,这些空间很快就会无人问津,就仅沦落为物理意义上的改造。
为什么禅城能盘活诸多如任围一样的老街区?关键在于以文化为引领。
从实践思路来看,禅城不仅因地制宜针对每个老街区的特色进行精准定位,深挖地方文化,更在运营上追求细致入微。
比如,任围出租的多为老旧房屋,需要商家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装修和改造,更考验其设计和审美能力。为此,小马哥团队通常倾向让有资深的文化赛道经验和艺术背景的主理人入驻,通过“双向筛选”确保街区的品质和特色。
并且,禅城在改造过程中始终关注原住民的体验,将文化和商业活动自然融入居民生活,既传承了历史,又尊重了现代。曾经,任围的居民谨慎而封闭,不愿对外透露太多,如今在老屋前补鞋的阿叔、巷子里的手工作坊,都成为街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
让文化嵌入城市肌理
上个月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十个优秀案例发布。其中,佛山古镇聚焦城市格调推动老旧街区焕发时尚活力、美陶湾以文化创意焕发老旧工业区产业新动能两大案例成功入选。
这对来自禅城的“两兄弟”,凭什么联手闯进全省的十个优秀案例名单中?答案是禅城持续创新的“基因”。
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杨涛说:“禅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旧有的房地产驱动模式,正寻求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增长路径。这种新动力的核心在于汇聚人们的创新能力。”
过去十几年间,禅城涌现一系列以整治改善和保护为主的创新改造项目,比如由东华里片区改造而来的岭南天地,由6家旧工厂改造而成的佛山创意产业园,由旧厂房、旧仓库、旧陶工宿舍等改造的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在这些案例中,文化赋能的多样性被充分体现。岭南天地前身是有900余年历史的祖庙东华里片区,项目在改造时保留了典型岭南民居建筑风格的优秀历史建筑,还吸引岭南特色的手工艺、老字号商铺入驻,突出了粤剧、武术、醒狮等非遗文化符号。
而与先天文化资源禀赋丰厚的岭南天地相比,不具备资源优势的佛山创意产业园更像是自力更生造文化、造创意的代表。
佛山创意产业园能迅速成为中国十大夜市,与园区营造出的独特文化氛围脱不开关系。佛山创意产业园创始人、天伦创产集团董事长邱代伦将其形容为一个充满快乐的生态和气场。
快乐的来源就是人和创意。今年6月份,邱代伦曾亲自带领团队在园区摆摊,向游客征集改造建议,提出“创意当钱花”的口号,鼓励大家提出创新点子。
类似的事情曾多次上演。4月8日,“王婆说媒”爆火后,佛山创意产业园斥资100万征集全国媒人,启动天伦(创产)25H说媒大赛。截至7月2日,佛山创意产业园已累计举办超60场相亲活动,除极端天气外几乎每天举办,吸引日均线下客流超过7万人次,日均线上曝光超1000万次。
(佛山创意产业园。受访对象供图)
如要观察禅城城市更新的路径,从大大小小的案例中,不难发现有几个既相似又不同的角色:有独特想法的主理人、坚持创意为王的园区运营商、如小马哥一样的文化产业“招租人”、融合在地文化的品牌商家、积极拥抱新事物的主政官以及被这些创意吸引的年轻消费者。
人才就像城市的润滑剂,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让其渗透至各行各业产业,促进城市面貌的改善、制造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