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新闻:
东莞理工学院与广东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加强跨学科领域合作,携手共创“新工科+新医科”的实践典范。
广东医科大学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整合与东莞理工学院在生物医药和理工领域的优势,瞄准医工交叉融合学科前沿,携手在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医药与健康、生物力学、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开展医工融合深度合作。
从这则新闻里,我们能学到点什么?
1、新工科+新医科,“新”体现在哪里?
2、新工科+新医科,值得大家选吗?怎么选?
今天这篇文章:先说第一点:“新”体现在哪里?,第二点,明天继续!
其实,医工结合,不是新鲜事,早就有,但一直都有“新的成果”出来!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制定交叉学科政策并建立交叉性研究所,揭开了科研机构着手重视推进医工结合发展的序幕。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通过将理工科大学与医科类院校合并以及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而推进了医工结合工作。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医工结合,需要交叉性研究机构,二是理工科大学+医科大学合并,合作,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我国医工结合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要医工结合,从上图大家可以明白看到,单单是医学院校,解决不了上面的研发需求,对于理工科院校,也是如此。#志愿填报找勋哥
医+工,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也会产生很多非常有意思,奇妙的研究成果。
医+工,1+1,产生了新东西,新医科、新工科的“新”体现的就是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
上图为“医工结合前沿技术和热点应用领域”,按上面的思路,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医工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志愿填报找勋哥
举个比较成熟的例子:手术导航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分析处理患者的医学影像学数据,进行模拟手术操作,同时结合空间定位导航系统,实现手术过程中实时三维可视化定位,从而辅助医生完成手术。该技术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早期在神经外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在外科的各种领域都已经开始应用。
再举一个例子:3D打印技术
把3D打印技术运用到骨外科已经很成熟了!
在术前打印出病变骨骼的三维模型,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术前的手术演练。
3D打印个体化定制内植入物,不但可以打印出骨组织缺损修复所需的个体化假体,还可以打印出个体化手术导板和个体化手术钢板,从而完成个体化手术方案,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
以上两个例子,已经是很成熟的医工结合的运用案例,眼界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医工结合产生的创新成果和未来发展前景,我很看好,你觉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