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文汉(池州学院教授,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阅《四库全书》,在宋代员兴宗著《九华集》中发现《池州改建南泉承恩禅寺记》,由此可见宋人笔下的南泉禅寺及其改建的珍贵历史。
池州改建南泉承恩禅寺记,《九华集》卷一九,第320-322页。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56册,北京:线装书局, 2004年5月。感谢黄淮学院简玉祥博士提供《宋集珍本从刊》中的图片。
池州改建南泉承恩禅寺记
【宋】员兴宗
乾道四年(1168),天水赵公富闻守杭州,政成,有旨擢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先是池多名山,陂陁连延,深密粹秀,浮屠从而宫者半之。距郡七十里,寺曰承恩,由来废坠。富闻披图侧睨而叹曰:“嗟乎!是乃古佛塔庙所谓南泉者也,是何从废哉?且是导师,昔在过去,有唐贞元于诸禅那最为第一。为超三昩法门,为说无量妙义,为度无央数众,为成一切种智,久居是山,成如是刹。假使更千百刼,世间诸所有相,山河可摇,大地可坏,灰刦可尽,此师此道不可没也。然则是诸国界,现庄严地,护持增饰,我敢怠乎?”
阅数月,乃偕倅贰坚决众疑。乃命大长老号曰善崇再主静席,建大法鼓,爰集法衆,取诸废寺,福安、清修及诸废塔,若龙泉等,园田稼穑,木樒桑枣,种种上妙,不假语言,共成饶益。又出本末,授诸九华居士,令具赞记,如是三请,无有穷已。居士闻之作而应曰:“善哉!大夫成如是希奇功徳,未易有也!然自我闻,若彼导师,与诸佛祖同一性住,无取无舍,无成无坏,而况世谛土木缘假,忽兴暂废,其足征哉?大夫亦知之乎?且佛性海妙湛圆明,犹如虚空。彼虚空性,了不可摹,则是南泉了不可记。世间笔墨,同假象色,同名为幻。欲识南泉,无有是处。且彼导师,平常行道五十年余,常作是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道不属知’。因知衆生种种妄执,执物为见,执见为知,现颠倒故。知者为病,不知亦病。说知不知,病悉如是。有能一日,离大障惑,住大解脱,我当许与此大导师同一目视,同一耳闻,同一机发,同一性住,乃至同行同愿,同说不说,我境俱融,不知我之为南泉乎?南泉之为我也?如是导师不远我矣!昔世尊谓文殊曰:‘如汝文殊,不应说言,更有文殊。‘然则觉照藴空之余,平等行愿之海,众生无量法性,无量真谛,既各具南泉矣!廼复纷纷更觅南泉乎?大夫其勉之。”
富闻笑曰:“极矣!妙矣!吾因世闻法得出世间义,因葺导师既坠之寺,遂识导师不坠之相,是知此刹示现,永断结习,此刹光明永遍尘刹,是皆导师之赐也!居士其预有焉!”
居士即稽首翘望为说偈言:“世间种种颠倒想,兴坏取舍非实相。本来真觉觉妙明,实无身心受生死。有如无病体陶然,医实谁遣疗病者。我观南泉坐道场,说不是心不是佛。是声时寂寂时彰,百万妙义一时堕。了无针锋可入手,天人鬼神不敢视。奔走赵州丧黄蘖,马驹踪迹转光熖。一说遍说无量说,究竟舌本无不动。非惟彼相不动故,山河大地说炽然。乃至满八十小刦,循至亿刼不思议。导师常不离本座,声音妙义悉现前。我观承恩旧殊胜,藏是真身无恼壊。华林宝树日放光,如何上慢增浊桡。赖一精进过量士,生自天支露悲愍。园田林植众妙具,俄顷令复钟鼔缘。庄严是刹照尘刹,悉显南泉无量义。若云是刹非真实,善财楼阁亦非真。佛子欲彻南泉机,当作是念为正念。”
清代南泉禅寺问月海山大禅师墓碑
南泉禅院是晚唐最大的农禅中心,在江湖上号称“南泉庄”。南泉普愿禅师“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畲田,种以饶食”(赞宁《高僧传·唐池州南泉院普愿传》),历尽艰辛才建立起来。后来得到御史大夫、宣歙观察使陆亘的鼎力支持,唐文宗李昂赐额“南泉承恩禅寺”。普愿禅师在南泉禅寺弘法约四十年(795-835),当百丈怀海、西堂智藏于814年先后圆寂,马祖道一门下“三大士”就只有南泉普愿一人肩负达摩家业,一枝独秀。天下学子,争赴南泉,南泉也就成了当时最大的农禅中心。据禅宗灯史所记,不仅赵州从谂、长沙景岑、新罗道允(韩国禅门九山之一的狮子山门创始人)等出自南泉门下,黄檗希运、洞山良价也曾在南泉门下长期求学,得到普愿禅师的教导。
2000年7月,我第一次赴南泉禅寺考察,从那以后,一直关注泉禅寺与普愿禅师的研究。现在,沉寂已久的南泉禅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第一、二届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先后于2003年、2015年顺利召开,中韩南泉禅文化研究所和南泉书院先后成立,南泉禅寺的复建正在稳步推进。
南泉山清代雍正、康熙年间塔碑
唐代以后的南泉禅寺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根据对南泉禅寺遗址的考察,南泉塔院周边遗留有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墓碑和塔碑,从碑文中可以大致知道南泉禅寺明代至民国以来的情况(见拙著《只此平常心——南泉普愿禅学研究》及拙文《明清时期南泉山、九华山与仙寓山曹洞宗法脉源流——从南泉山新出土的石碑说起》,载《佛学研究》总第24期)。然而宋元时期的史料一直阙如,此次员兴宗的《池州改建南泉承恩禅寺记》的发现,正好弥补这一时期史料缺陷。现将原文初步点校,供学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