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曙光——上海福泉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上)

福泉山遗址发掘总面积为2235平方米,主要考古收获是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叠压关系,清理了崧泽文化居址1处、墓葬19座,良渚文化祭祀遗迹4处、良渚文化墓葬30座。在良渚文化晚期的7座显贵大墓中,随葬有玉璧、琮、钺、璜、纺轮、带钩以及管、坠、珠等组成的项饰,共计出土玉器455件,为研究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与用途提供了一批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现就福泉山出土的良渚文化各类精美玉器,向广大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作如下介绍,以供鉴赏。

神人兽面纹玉琮

神人兽面纹玉琮

神人兽面纹玉琮

高5.6、宽8.7-9、孔径6.1厘米,透闪石、乳白色。矮方柱形,分两节,琮面凸出四个角尺形方座,以折角线为中轴线琢刻神人与兽面纹四组。上节在两条平行的横凸棱下,雕刻一神人,以线刻重圈为眼,外圈两侧各出一短线表示眼角,下方以凸横档作鼻,上刻细密的云纹和横直线组成的图案,下节雕刻一兽面,以桥形凸面为额,椭圆形凸面作眼睑,中间以重圈纹为眼,凸横档作鼻,上刻细密的云纹和横直线组成的图案,充满神秘色彩。1984年青浦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65号墓出土。

玉琮是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仪用玉器,器体多刻神人兽面纹,一般只出土于权贵大墓中。对于它的用途,中外学者有图腾柱说、天文仪说、纺织用器说、生殖器套说等。据《周礼》记载“黄琮礼地,将之归为礼器之一。”良渚文化玉琮功能虽尚未定论,但从材料选择、纹饰装饰等方面推测,可能是作为祭祀天地和祖神的礼器。

神人兽面纹玉琮

神人兽面纹玉琮

神人兽面纹玉琮

高5.1、宽7.4米,孔径7.1厘米,透闪石,湖绿色。玉色晶莹透光,薄壁方柱形。琮面以减地法凸出四块角尺形方座,以四角线为中轴刻琢神人兽面纹,上节有两条平行的横凸棱,上刻数道弦纹,以下为两个圆圈和一个凸横档,组成一个带冠的神脸。下节有椭圆形的眼睑,桥形的额和凸横档的鼻组成的兽面。在椭圆形眼睑中以重圈为睛。在神脸和兽面两侧又各刻一只飞鸟。在两条平行横凸棱中间及凸横档、额、眼睑和鸟身上,均填刻横直线和云纹组成的图案。整器造型规整,线条流畅,构图对称和谐,形象庄严生动,填刻纹细小精密,犹如微雕,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珍品。1982年青浦区福泉山良渚文化9号墓出土。

神人纹玉琮

神人纹玉琮

神人纹玉琮

高24、宽5.7-7.4、孔径4.7厘米,透闪石,青灰色,白色沁。长方柱形,上大下小,全器以横槽分为9节,每节四角各雕琢一个简化的神人纹,是良渚文化晚期典型的玉琮。通体有打磨痕迹。管钻眼睛,未见眼睑。部分神人纹口部见有卷云纹,内有獠牙刻纹。1988年金山区亭林遗址良渚文化16号墓出土。

良渚文化晚期,高节琮成为玉琮的主要类型之一,其玉质一般相对粗糙,纹饰简单。

神面纹玉琮

神面纹玉琮

神面纹玉琮

上件高8.2、上端宽6.1-6.5、孔径5.2-5.5厘米,下件高8.1、下端宽6.1-6.2、孔径4.7-4.9、下端宽5.1-5.9厘米,褐绿色滑石制作。方柱形,上大下小,内圆外方。两器均以横槽分为三节,每节四角各雕琢一个简化的神面纹。两器的石质、石色与器形一致,并且上器下端与下器上端可以拼接;上器下节神面纹的一条横鼻仅剩一线,大部被改作射部。而下器上一节应有一条横棱也仅有一条,另一条也同样被改制成射部。可见上下原为一器,以后为了某种需要而改制成两件。1984年青浦区福泉山良渚文化40号墓出土。

刻符玉璧

刻符玉璧

刻符玉璧

高2.3、宽1.6厘米,透闪石,淡绿色,间有青白斑纹。边沿凹弧,形如滑轮,表面抛光精美。中间圆孔以管钻对钻面成,孔壁有清晰的对钻旋痕。在器的一面有一细线隐约的刻划符号,符形上部右侧尖翘,左侧方凸,中间凹入,下部右侧平斜,左侧向下尖突,类似纸折的飞鸟。

刻符玉璧局部

刻符玉璧局部

有刻符的良渚文化玉璧前已发现多件,大都属于传世品,考古发掘获得的极少,出土于墓主头骨的正上方。直径23、孔径5.6、厚1.4厘米。1984年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40号墓出土。

据《周礼》上有“苍璧礼天”的记载,从“璧环象天”及璧上有与祭祀相关的立鸟祭坛纹等方面推测,玉璧作为礼器的用途比较可信。

玉璧

玉璧

玉璧

直径26、孔径3.9、厚1.2厘米,透闪石,青色,有白色沁,间杂褐斑。扁平圆形,中间有钻对钻圆孔,孔壁上可见管钻旋痕。近孔部分略厚,外缘微内凹。器表抛光,光泽度高,素面。2008年青浦区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良渚文化204号墓出土。

冒镦组合玉钺

冒镦组合玉钺

冒镦组合玉钺

此件玉钺为钺、冒、镦的组合配置,为透闪石材质,据钺、镦、冒三者在墓中分布的位置测量,总长度为60—70厘米。

钺高15.9、刃宽10、冒高4、长9.3厘米,米黄色,夹褐斑。扁平梯形,器表经抛光,弧形刃,刃部两侧略外翘,钝口,无使用痕迹。上部中间用管钻对钻出一圆孔,孔壁留有钻旋痕。孔的上部遗留用绳索缚柄的痕迹。冒,米黄色,夹褐斑。器身如舰形,下部有一凹槽,可以将柄嵌入。凹槽先在两侧以实心钻钻孔,然后开槽。镦,高2.6、长7.5厘米,受沁成灰白色。器身如船形,上部有一凹槽形成銎部,两侧中间各有一个插榫孔,可以纳柄后再固定,略残。卯口有明显的钻孔痕迹,有4个实心钻孔,再开槽,插销孔为实心钻孔。1984年青浦区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65号墓出土。

玉钺

玉钺

玉钺

高19.2、刃宽12.5厘米,透闪石琢制,青绿色。器体扁薄,平面呈“风”字形,器身上面开二孔,皆双面对钻加工而成,其中上孔略偏于中心线,刃口锋利完整,未见使用痕迹。2010年青浦区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7号墓出土。

冒镦组合玉钺

冒镦组合玉钺

冒镦组合玉钺

钺,高17、刃宽9.6厘米,米黄色,扁平梯形,叶蛇纹石琢制。器表经细致抛光,弧形刃,刃的两端略向外翘,钝口,无使用痕迹。上部中间有一圆孔,以管钻对钻而成,孔壁留有旋痕。在钺的一面圆孔上侧,留有半个圆孔叠痕,应是钻孔时错位遗留的痕迹。冒,高3.7、长7.7厘米,白色,舰形,上部琢出四个凸块,底部有一道凹槽,可纳柄。镦,高2.9、长6厘米,白色,马鞍形,上部有一凹槽,两侧中间有一插销孔,安装在钺柄上起固定作用。1983年青浦区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74号墓出土。

斧、钺等原本是一种装柄使用的复合性工具或武器,但出土时有机质的柄部往往朽蚀殆尽,仅留下玉石质的器身。浙江余杭反山墓地第一次确认了钺、冒、镦三位一体的组合关系,从而复原了带柄玉钺的全貌。目前,这类完整组合的玉钺仍极少见,由此可见拥有者的崇高地位。

内容节选自《收藏家》2015年12月刊《上海福泉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作者孙维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