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29条医保措施为医疗机构“强基赋能”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近日,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出台《医疗保障赋能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十个方面提出29条具体措施,促进医疗机构“控成本、提质量、强专科、优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措施》明确,要科学编制医保定点资源配置规划,支持床位资源富余的医疗机构调整转型或延伸开展医养结合等服务,完善医保定点协议管理机制;要健全医保待遇保障政策,助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适当拉开参保患者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起付标准和支付比例。积极推进日间诊疗,支持床位使用率高的大型医院开展“预住院”服务。深化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促进跨省共济和便捷结算;要扩大医院临床用药种类,完善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功能,满足谈判药、门诊慢特病等药品外配处方流转需求。完善医保药品云平台、零售药品比价平台应用功能。鼓励医疗机构建设区域性云药房。
同时,要丰富多元医保支付方式,使其更加符合临床诊疗实际。支持中藏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鼓励推广中医日间病房。落实医保预付金制度,对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等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优先拨付。采取日拨付、月结算、年清算的方式,缓解医疗机构资金运行压力。要积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医保基金运行分析机制,确保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建立向医疗机构即时结算、与商业保险机构同步结算、向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机制。
(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