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完美的儒将,与赵云并称“双枪组合”,却盛传勇猛之名

太史慈,多给人 “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的山东大汉、神射手以及神亭岭酣战小霸王孙策等武勇而又莽撞的印象。

例如:以一己一卒之力,就敢冲向孙策和他身边的13名大将,既给人勇猛,但又显莽撞的武夫形象。

然而,大儒孔融则称太史慈为“吾之少友也”,而孙策又称其为“青州名士”、“心有士谟”、“天下间的智士”。

曹操听说后,还以装有药材“当归”的信函进行招揽。

可见,在孔融的心目中,已将其和自己划为同类的士人。孙策擒住太史慈,并敢于放其离去收拢败卒,其实就是信任他知文达理的“青州名士”名头。

而当时的“名士”又多指学术、诗文、机智等方面的知名士人;“士谟”则指谋事、谋士之意。同时,曹操能用“当归”这种表达形式“挖墙脚”的对象绝对是智谋之士。

所以说,在当时太史慈倍受世人称道的并非武勇,而是如同周瑜、陆逊等儒将一样的“智士”身份。

那么,太史慈究竟有哪些倍受世人称道的智谋之举呢?

一:智呈奏章

《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吏。

陈寿说太史慈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书学习,而非舞刀弄枪。 由于他敏而好学,声名颇显,被家乡的东莱郡府(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征辟为奏曹史。

注: 《续汉书·百官志》:公府各曹,中有奏曹,主奏议事,设掾史等官,是指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

21岁那年,恰逢郡守与青州刺史之间矛盾激化,难有结果。

因此,两方尽皆派遣能吏出使洛阳呈递奏章,以便向朝廷陈说是非曲直,再由朝廷裁决出孰是孰非。

正所谓: “先入为主”。 谁先奏报,对谁将更有利。

这时,州里的奏章已经启程,而郡太守还没有定出送报奏章的人选。 对于那些官场“老油条”来说,自然不愿意参和到上级与上上级之间的纠葛之中。

最终,这个重担便落到了年轻的太史慈身上。

随后,太史慈辞别老母,日夜兼程,赶往洛阳,直抵朝廷公车门下。 (注: 公车,是当时的各级朝廷官署,由公车司马主持,天下汇报情况、上书言事或朝廷有所征召,都由此官署管辖。 )

当太史慈抵达时,却得到了一个最不想得到的消息,州里的使者已经到达,正准备呈递奏章。 对于郡太守来说形势十分不利,但太史慈却一点也不惶乱。 瞅准时机,与州吏攀谈起来。

太史慈问: “君欲通章耶? ”

州吏道: “然。 ”

太史慈又问: “章安在? ”

州吏道: “车上。 ”

太史慈闻听此言,心头暗喜,假意关心道: “章题署得无误耶? 何不取来视之。 ”

州吏不知太史慈是东莱人,更不知他是郡守派来报送奏章的差官,于是便取来给他观看。 岂料,太史慈迅速从衣袖中拿出早就藏好的利刃,挥刀将奏章砍裂。

惊得州吏跳起来大叫: “为何坏我章? ”

太史慈一把将州吏拉上马车,冷冷道: “我也是没有办法,但事已至此,你看怎么办吧? ”

州吏已然反应过来,怒道: “你倒好,完成了郡里的任务,反将我陷入死地。 ”

见此,太史慈又道: “我的做法确实有点过激,被郡守知道了,同样也会治罪。 看来,我们还是一同逃命去吧。 ”

无奈之下,州吏只好同太史慈逃出了洛阳城。 但是,出城不久,太史慈以看望世交为由离开后,又悄悄返回洛阳,把郡守的奏章呈递了上去。

正所谓: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虽然,郡守有幸免遭州府的弹劾,但州府却打算将一腔怒火撒在太史慈这个小史身上。

因此,太史慈得到消息后,立即远走辽东避祸,直到州刺史换人,这才又返回家中。

二:智突重围

太史慈刚刚回到家中,母亲却对他说: “在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北海太守孔融对我多有关照,比那些亲朋友好还要好。 现今,听闻黄巾管亥贼兵四处劫掠。 孔北海本欲出兵平叛,反被贼兵围困于都昌城中。 你当速去相救,以还昔日之恩。 ”

孔融之所以关照太史慈的母亲,主要因为太史慈当初呈报奏章时的机智行为,感到他是人才,这才接济他的母亲。

机智潜入被大军围困的都昌城

太史慈在家陪了母亲三天,由于家中贫困,无钱买马,只好徒步数百里赶到都昌。 但是,都昌已被黄巾起义军包围,想要进入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等到天黑后,太史慈利用夜色作掩护,乘机潜入都昌城,见到孔融,并表达了谢意。

随后,他又建议孔融让他带着兵马,出城杀敌。

但在孔融的心目中太史慈只是个“文书”身份,又岂敢将兵马交给他带领。 因此,孔融告诉他,早前已派出几批使者向州里和周围各郡府求援,按理援军应该要到了,就再等等吧。

谁知,数天后,援军依旧未至,而都昌城则一天比一天危机。

以“瞒天过海”之计,单骑突出大军围困的都昌城

见此,太史慈找到孔融,请愿单骑突围搬取救兵。当时,无论是孔融,还是郡中文武官员,尽皆不相信他这个曾经干文书工作的“奏曹吏”能够突围出去。

然而,在太史慈一通“道义”的辩论下,孔融勉强接受了他的提议,随派遣他突出重围后,前往平原刘备处搬取救兵。

当日清晨,太史慈备好马匹、箭囊、弓弩等物品,带着两名各拿一面箭靶的骑兵,打开城门,来到壕沟内,插好靶子,然而跃出壕沟射靶,一囊箭矢射完,立即回到城中。

当时,黄巾起义军皆以为城中有人想要突围,纷纷起身列队,打算阻截,谁知只是虚惊一场。接着,黄巾军一哄而散,该玩玩、该躺躺。

次日,太史慈又依如前日射箭,黄巾军稍一列队随又解散。第三日,黄巾军便对太史慈的举动不以为意。当时,太史慈刚刚射出两箭,见黄巾军不作防备,立即打马冲向黄巾军的包围圈。

待黄巾军反应过来,急忙派出骑兵追赶时,又被太史慈连续数箭射翻数名追赶的黄巾骑兵。

因此,黄巾骑兵无人再敢追击,太史慈也顺利突出重围,赶往平原。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版本,当时的太史慈 “搠三十人下马,余皆退走”、“ 射死数百人,应弦落马,贼皆退回”当真是勇猛无双。

然而,真实的历史,他却是依靠“瞒天过海”之计,这才成功突出重围。

三:智激刘备

历史上虽无“诸葛亮智激周瑜”的事件,却有“太史慈智激刘备”的经典一幕。

《后汉书·孔融》记载: 融逼急,乃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

老话说: “登天难,求人更难。”

然而,太史慈求的可是和孔融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平原相刘备。 虽然,刘备颇有仁义之名,但毕竟所求的“出兵救命”之事并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好处。

因此,刘备是否能够出兵相救,仅靠一张嘴皮子,绝对是一个难以预料的结果。

或许路途之上,太史慈已经打好了腹稿。 当太史慈见到刘备时,他不卑不亢地表达了两层意思:

  • 一是我是一个无名的小人物,更和孔北海非亲非故,仅是出于仰慕的道义,这才不惧生死,侥幸突出重围,总算不负孔北海的托付,有幸见到了使君(刘备)。

  • 二是孔北海不向其他人求救,而向使君求援,只因他早已听说“使君向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于危难。”因此,才会派我专程到此。

前一层,表达我一个小人物为了道义都不怕死,单骑突出贼军重围,而鼎鼎大名的刘使君又岂能袖手旁观,别人会怎么评价你呢?

后一层,直接给刘备戴了一顶“仁义”的高帽,无疑在向刘备施压,你如果不救,传闻中的“仁义”就变成了“假仁假义”,反之更能体现你的“仁义”之名。

这番议论可谓正大光明的阳谋,你刘备不救也得救,否则“仁义”之名成空。 因此,作为社交高手的刘备还表情夸张地来了一句: “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随后,刘备“遣兵三千救之,贼乃散走。 ”

事后,孔融即将太史慈视为和自己平等的存在,可见对其有多么的看重。 所以,他才会对太史慈说“卿吾之少友也! ”

以此来看,太史慈给人一种再现苏秦、张仪舌辩智慧的风范。

四:智投孙策

不久,太史慈又听说同郡老乡刘繇正在与江东孙策对战,随赶去投靠,想给老乡出一把力,或许也有谋一份事业的想法。

但是,当太史慈见到刘繇后,有人建议给予重用。 然而,贪图虚名的刘繇却担心重用寒门出身的太史慈,会被许子将嘲笑,因此只给他安排了一个“侦察兵”的差事。

智斗小霸王

《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刘繇)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太史慈带着一名骑兵出外侦察敌情时,突然遭遇到孙策以及后面跟随的韩当、宋谦、黄盖等13员大将。 其实,孙策等人也是来侦察刘繇的驻军情况。

明明众寡悬殊,为何太史慈就敢冲向孙策,难道是头脑发热的莽撞行径?

当然不是,而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明智决断。

所谓的遭遇战,就是敌我双方突然撞到了一起。 先示弱的一方,必然败的更快、更加危险。

假如,当时太史慈选择逃跑,背后绝对无法躲开13名大将近距离的弓箭袭击。

同时,如果13骑从背后追杀,反而更加的危险。 所以,他果断冲锋绝对是明智的选择,既有“擒贼先擒王”的机会,还可为援军前来争取时间,毕竟此地离刘繇大军的营寨不远。

虽然,孙策的武勇出乎了他的预料,但确实等来了援军,双方这才各自撤退。

五:智服山越

山越叛乱,一直都是江东的心头之患。 为了平定山越之乱,江东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例如: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贺齐就开始平定山越之乱,一直到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方才基本平定,历时长达13年之久。

再如,后来诸葛恪平定丹阳山越之乱,历时3年之久,方才收服。

但是,当刘繇败退后,没有跟随的太史慈反而能以泾县“屯兵立府”,且 “大为山越所附”。 可见,太史慈的智谋手段绝对不一般。

六:智献“投名状”

太史慈立足泾县未稳之际,遭到孙策亲率大军猛攻,城破被擒后,在其诚心感化下投降,并被孙策拜为门下督,折冲中郎将。

但是,他并没有像其它降将那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反而大胆提出了: “刘繇丧于豫章,其部下士众万馀人无人可附,六十日收其众归。 ”

其实,太史慈是想交一份像样的“投名状”给孙策,便于今后自己在其阵营更好立足。

事后,太史慈果然不负孙策的信任,不但汇集了万余军队,而且还将泾县以西尚未降服的六个县一并送上。

因此,孙策大发感慨: “知己相许、生死不负”。

七:智破麻保

后来,太史慈又随孙策平定麻保贼叛乱。 当时,城楼上有一贼人一手撑着城楼的柱子,一边大骂孙策的军队。

当时,以太史慈的神射之技,完全可以将其射杀,但他却一箭射穿了该贼人的手腕,并钉在了柱子上。

因此,贼人深感恐惧,城楼很快便被攻破。

不久,因太史慈智勇足备,孙策 “委南方之事”于太史慈,以抵挡荆州的刘磐。

八:智镇一方

《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 刘表从子磐。 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 策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 磐绝迹,不复为寇。

孙策在时,麾下已有程普、黄盖、韩当、吕范及朱治等老将,也有孙静,孙贲、孙河等宗亲,还有中后期投靠的蒋钦、凌操、周泰、吕蒙、陈武等将,更有“羽扇纶巾”的周瑜,但依旧难以遏制“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 的骁勇刘磐。

或许,刘磐的战力也与治下的军中将领黄忠、魏延有关吧。

然而,自从孙策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其进犯的踪迹了。

虽然不知太史慈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但他确确实实将刘磐克制的死死的。

公元200年,孙策死后的6年中,孙权接掌江东大权后,仍旧委其以“南方之事”。

因此,也足以证明,太史慈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而且难有替代。

遗憾的是,年仅四十一岁的太史慈却在“大丈夫生于世上,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的不甘声中,因病离开了人世。

由于太史慈生前多造福当地百姓,因此当他病死在任上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特地为他修建了一座“感古亭”。

如今的亭柱上还有两幅对联,分别是:

泽被乡人崇太史,亭名感古话东吴;

凤凰白露翔廊东,黄龙石马卧城南。

作为惜墨如金的陈寿,之所以在《三国志》中翔实讲述太史慈的智谋之举,只有一个原因,极为推崇他的才智,而非武勇。

同时,由于太史慈“智、勇、忠、信、孝、义”皆占,很难发现其身上的“瑕疵”,因此可以说他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一代儒将,也有人将他与赵云并称为三国最完美的双枪组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