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后,《长征》《觉醒年代》《向延安》《江姐》《红色的起点》等20余台、数十场红色题材作品在首都舞台上演,涵盖歌剧、音乐剧、话剧、戏曲、音乐会等多种艺术形式。据了解,仅国家大剧院在“七一”前后就安排红色主题演出9台、21场。
歌剧
《长征》迎来第12轮演出
《长征》6月25日、26日、28日至30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迎来了该剧的第12轮演出。阎维文、王宏伟等著名歌唱家再次携手,演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义勇军进行曲》7月5日至6日,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以党史专家吴海勇的纪实文学作品《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为文献依据,不仅讲述了田汉、聂耳、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等进步青年参与、亲历、见证《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过程,更塑造出了以他们为代表、“用笔做刀枪”的文艺工作者群像。
话剧
五部作品各有侧重
《向延安》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首登国家大剧院,通过丰富的群像戏体现小人物的大信仰,带领观众体验理想之光长明不灭的光荣历史。
《红色的起点》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点剧目,7月24日起再登台连演五场。该剧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任总导演,罗兰任导演,以叶永烈先生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为创作蓝本,选择1919年至1921年的三年“大事记”,展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过程。
《三湾,那一夜》其为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讲述的是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6月27日至7月1日再度登台国家话剧院剧场,庆祝建党103周年。该剧艺术化表现了“三湾改编”这一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重点阐释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思想精髓,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思想法宝。
《铁流东进》7月10日至13日再度登台的《铁流东进》,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小说《最后的电波》,聚焦全民抗战时期新四军通信兵们的战斗生活,将神秘的摩尔斯电码和铁军的战斗融合,在舞台上构成一道东进铁流。
《向延安》6月27日至7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改编自作家海飞曾斩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双年奖”的同名小说,由海飞亲自担任编剧,导演李伯男执导。全剧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的上海为时代背景,讲述了正值青春年华的主人公向金喜,阴差阳错以厨师的身份执行潜伏任务,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革命志士的故事,被誉为“一个大厨的革命”。
京剧
《红梅赞》旋律让人沉醉
《江姐》京剧版《江姐》从2001年上演至今,从京剧名角张火丁传承至青年演员周婧,已然成为国家京剧院现代京剧的保留剧目之一。6月29日,该剧再次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红梅赞》的旋律依旧让人深深沉醉。
《红色经典京剧演唱会》北京京剧院7月1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红旗迎风绽·光辉永流传——2024北京京剧院红色经典京剧演唱会》。通过“芦荡斗智”“红灯高照”“杜鹃叠嶂”“林海歼敌”“鎏金年代”五大篇章,撷取流传至今的经典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与北京京剧院近年来创作的优秀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狼牙山》《宋家姐妹》《李大钊》中的精彩片段,深刻展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激情岁月。
音乐剧
用“影院式”质感传递信仰之光
《觉醒年代》自6月29日起在世纪剧院上演的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把视野聚焦在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剧中很多故事就发生在100多年前的北京。2024版《觉醒年代》增加了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交流的戏份。
《血色湘江》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的广西桂林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遭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剿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上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成为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极其壮烈的一战。7月6日至7日在顺义大剧院上演的音乐剧《血色湘江》,用“影院式”的质感,在歌者的深情中传递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鼓舞人心。
音乐会
唱响“刻在DNA里的旋律”
6月30日,由指挥家郑健携手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推出“唱支山歌给党听”经典合唱作品音乐会。音乐会演出曲目包括混声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南泥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七律·长征》,女声合唱《大红枣儿甜又香》和《边疆泉水清又纯》,《天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
《东方红》《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被网友们称为“刻在国人DNA里的旋律”,“七一”前夕,这三大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同台唱响,伴随观众度过一个充满激情的晚上。
文/本报记者田婉婷郭佳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