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月以来,桂城街道心理援助热线接到有关亲子教育问题的热线量较之前有较大的增幅。为更好地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引导家长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技巧,提高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积极性,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困惑,桂城街道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在“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和桂城街道应急办的指导下,举办了一场以“如何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分享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线上形式进行,吸引了45名辖区中小学的家长参加。
(桂城街道心理援助热线项目举办“如何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心理健康知识分享线上宣传活动)
本期心理健康知识分享宣传活动按“了解孩子”、“表扬技巧”、“批评技巧”三部分进行分享。每部分分享结束后进行5分钟的提问互动。了解孩子的需求与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需求与个性特征,选择合适的鼓励方式和惩罚措施,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保持积极的行为和改变不良的行为。下面与大家分享下活动中满满的干货吧!
第一部分:了解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重观察和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其中包括:
1、喜好与兴趣
2、内向还是外向
3、情绪是否稳定性
4、对错误的判断与自省能力
5、自尊心、好胜心的强度
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也是表扬和批评的必要条件。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家长着重从孩子性格特征及需求出发,才能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对症下药”。让孩子们对于做某件事的执行或态度形成内在驱动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事情的达成。
第二部分:表扬技巧
表扬就要看到孩子的优点,至于孩子的缺点要“暂时性”忽略,并需要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对积极良好的行为进行关注
2、表扬时明确指出良好行为
3、不应附带条件,不要要求孩子以后做得更好
4、要真诚,不浮夸,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
5、立即给予小奖励,不延迟,不让他人代为奖励
在实际的生活中,表扬孩子并非简单的语言褒奖,而是要讲求技巧。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表扬技巧,可以让孩子在内心获得价值肯定,坚持的动力更足了。
案例:如果孩子今天主动洗碗,家长一般会说:你今天把碗洗得很干净,明天一定能够做得更好,我明天给你买包糖果奖励一下。然而这样的奖励令孩子当时不但感受不到鼓励,而且会感受到压力,从而削弱了良好行为。正确的表扬方式则是需要这样表达:你今天很主动把碗洗的那么干净,我感到很高兴,这颗糖果是奖励你的。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能让父母高兴,并且获得即时的奖励也使得这一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和延续。
第三部分:批评技巧
生活中,对孩子的鼓励和惩罚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运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那么在批评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惩罚原则:只针对当下,不秋后算账,不上岗上线,不公开批评
2、惩罚内容必须是孩子在乎的,最好能预先确定
3、惩罚强度必须与不良行为的严重性匹配
4、提前面对面进行警告,给予期限
5、在旁定时提醒,等待不良行为的停止
6、限定期限到之前停止,给予表扬
7、期限到了还没停止,立即宣布执行处罚
8、遇到任何阻力均要坚持执行处罚,无豁免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的严厉言词或者愤怒的惩罚,往往只能让孩子知道单次的行为失当,但内心并不完全接纳或者想要修正这类行为。运用有效的惩罚技巧,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的行为。
案例:当孩子热爱看电视,家长每次喊破喉咙,孩子才依依不舍地关掉电视回到房间。“关电视”问题令亲子关系变得紧张。而当运用批评的技巧,家长只需提前告诉孩子三分钟内要关掉电视,否则明天就不能看电视,并在旁等待,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决心。如果孩子按时关电视,则获得及时表扬;如果孩子不按时关电视,第二天则一定没有电视看。如此循环,孩子的不良行为将逐步获得修正。
了解孩子的需求,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纠正技巧,是提升孩子学习和生活动力的“秘籍”。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实践、善于总结,把方法和技巧进行内化,才能发挥长久有效的作用。
如果当你在执行表扬和惩罚时,触碰了孩子的既得利益,会引起孩子不满和情绪反应,如出现哭闹、打骂、甚至出现自伤行为进行威胁,让实际执行带来很大的阻力时。欢迎你致电桂城心理援助热线 0757-86261213进行详细咨询。
桂城街道心理援助热线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热线电话进行对话、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在线咨询等形式,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为市民提供心理辅导,并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心理援助热线的影响力,让更多桂城市民懂得使用心理援助热线,帮助桂城辖区内的市民员工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心理困境,获得心理健康。项目还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服务,助力政府部门对社会危机事件进行干预,营造注重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