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首部产业地图发布
推动“965”产业体系落实落地
来源:长江日报
4月23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965”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聚焦武汉市编制首部产业地图。
市发改委解读武汉首部产业地图编制情况,市经信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江汉区、黄陂区结合各自职能分别回答相关问题。
■ 为什么要发布产业地图?
推动“965”产业体系落实落地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余功豹表示,为更好推动“965”产业体系落实落地,进一步提高产业显示度和集中度,市发改委联合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充分衔接,立足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聚焦企业、创新要素、重点发展区域3种资源,开展了全市产业地图研究编制和可视化平台系统建设工作。
余功豹介绍,产业地图按照“965”产业体系,细分了100个需要聚力发展的关键产业链环节和细分领域,形成了“965+100”框架。目前已绘制地图39张,涵盖了2392家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功能平台、协会联盟共367家创新资源。
■ 产业地图有什么内容?
全市五大板块产业和各区主导产业
余功豹介绍,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图1张,围绕“主城做优、四副做强”总体要求,明确了全市五大板块的产业发展定位。
各区重点产业布局图1张,以中心城区不超过3个、新城区不超过4个、功能区不超过6个主导产业为原则,在各区填报的基础上,并进行充分对接、反复沟通,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
产业热力图15张,选取“965”中的15个产业门类,根据企业分布点位密度,以企业规模为权重,生成的体现产业内企业空间分布密度的示意图。
产业规划图22张,按照“965”中的20个产业门类,立足产业空间分布现状特征,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设想,提出产业未来空间布局趋势。
■ 产业地图有什么用?
政府的“指挥图”企业的“引导图”
余功豹说,要强化产业地图运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发挥“两个作用”。
一方面,政府层面要发挥产业地图的指挥图作用。发挥产业地图在优化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加强招商引资服务、推动区域特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协调全市产业布局、引导区域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层面要发挥产业地图的引导图作用。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园区、创新平台等各类信息资源,深入了解“965”产业空间特征和政策导向,在产业链中明确定位、找准市场,加快推动产业项目投资见效。
■ 产业地图怎么用?
建立“一区一表”“一链一表”
余功豹说,推动产业地图“三项应用”。
强化在各区的应用,建立“一区一表”。各区要对照全市产业地图,分区制定区级产业地图,明确推动各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谱一策三清单”,即制定产业发展图谱,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梳理形成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3张清单,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推动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将规划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
强化在行业领域上的应用,建立“一链一表”。聚焦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先进基础材料、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绿色环保、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网络安全、数字创意等11条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大力“建链、固链、补链、稳链、强链、跨链、延链”,推进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园”,协力推进推动产业有机更新、迭代升级,加快打造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和核心品牌,形成一批万亿级、五千亿级、千亿级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强化在部门之间应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产业地图为基础,加快整合过去分散在各个部门、不同平台的零碎产业信息,统筹招商地图、创新地图、人才地图等各类相关系统,推进信息共享,确保项目与规划、土地、资金等精准快速匹配。
相关阅读:
武汉首部产业地图发布
4月23日下午
武汉市产业地图正式发布
产业在什么地方?
哪里有什么产业?
武汉产业布局“一图”了然
武汉市产业总体布局图
围绕“主城做优、四副做强”
总体要求
明确了全市五大板块的
产业发展定位
武汉市各区重点产业地图
以中心城区不超过3个
新城区不超过4个
功能区不超过6个
主导产业为原则
在各区填报的基础上
并进行充分对接、反复沟通
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
武汉市重点产业集群产业地图
重点聚焦
9个支柱产业
6个新兴产业
5个未来产业的空间布局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