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慧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六祖坛经》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明”这个字,是由日、月组成的。“常明”就是说我们的智慧是没有挂碍的。
“性”不清净,就不显了。
现在我们要知道的是性是怎么不清净的?又是被什么污染的?性一旦被污染,心就浊了。心浊,就没有智慧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两件事情:一个是“性”是怎么产生的,一个是“性”是怎么不清净,怎么被污染的。
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在清净自性上。
自性本是常清净的,怎么会被污染呢?这像是一个悖论。实际上,就像我们往清水中倒入污染物一样,尽管清水还在,然而太多的污染物阻碍了视线,使我们看不见清净的法水了。
现在大家知道是什么让我们不清净了,这非常重要。同时也知道了佛教说的禁欲、修戒定慧的重要性了。
我们知道性是心的体,心是性的用。性浊了,心就乱了。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执着、挂碍、贪欲等将直接造成性的浑浊。
如鱼缸中水藻太多,看不清里面真正的东西一样,我们的心一旦挂碍了太多的东西,那么性就被覆盖了,就不能把应该显现的东西显现出来了。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了呢?六祖说:“只为云覆盖”。什么云呢?就是一切一切的我执。我执有心理的,也有生理的,有生理铸就了心理的挂碍,也有心理造就了生理的无明和染着。
六祖说:“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所谓日月星辰在我们身体里面都有它相对应的位置和器官。大自然靠日月星辰的轮转创造万物,那么想一下,身体里面是不是也要靠日月星辰的轮转才能创造一种能量来为我们所用,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往小里说,处于一种能使用的状态;往大里说,处于一个无挂碍的、大智慧、如来的、无所不知的状态(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境界)。
这里有点不太容易讲清楚。
好比种地,日月星辰为地里的种子提供生根、发芽、成长、结果的条件。外在的、经过日月星辰培植出来的食物进入我们体内以后,一定也同样是靠日月星辰的滋养,才能再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量。这部分非常重要。
这属于我们自身的常识,但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科目中没有,所以在讲到体内这些常识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陌生,我也很难能找到特别贴切的词把它描绘清楚。我希望你们去修,把它修出来,你们就知道古人是多么伟大了。
古人用外在的自然现象,描绘的是我们内在的、本然的现象。
因为外在与内在的现象不仅一致,而且同在,所以六祖在《坛经》开篇就说到“自三身佛”。
那为什么又要说外在的日月星辰呢?因为内在与外在有着相同的东西。
我们不要以为六祖是拿外在打比方,不要以为圣贤书里用于描绘的词语都是形容词,即使是形容词,也是有与它相近的、相似的东西在体内存在才去形容的。
我们看见了外在的日月星辰的作用,就知道在体内日月星辰的作用下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存在。
我们看见了外在的空气是怎么被污染的,就知道身体里边的这团真气是如何被污染的,它们的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人有一个更大的污染源,就是我执。
当“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的时候,大家知道,外在是靠自然空气的轮转把雾霾吹散的,那么内在呢?内在的雾霾一定是靠慧风来吹散的。
慧,是正见、正知、正觉。没有正见、正知、正觉是吹不散我们体内的雾霾的。
不吹散雾霾,我们永远也做不到“日月常明”,永远也不可能开智慧,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去掉身体上的疾病,还有所谓累世的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