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三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健脾开胃、补虚强身的功效,是防治湿热和补虚的鱼类之一。
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产品之一,它们的营养十分丰富。很多人都知道经常吃鱼可以健身补脑,改善情绪,让人变得开朗快乐。但是都说“鱼生火”,有的人为此常常“疏远”它。其实,鱼只要食用得当并不会上火,而且还有清除湿热的作用,鲫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鲫鱼是我们最常吃的鱼,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入药。在医学临床上常用作口疮、痔疮出血,慢性泻痢,营养不良性浮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水肿等疾病的食疗。这主要得益于它所具有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再加上它味甘、 性平,能入脾、胃、大肠三经,还有健脾开胃、补虚强身的功效。另外,现代医学还指出,鲫鱼能降低胆固醇,经常食用还能防治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因此,无论你是不是湿热患者,都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加入鲫鱼,如鲫鱼汤就很好。
关于鲫鱼的做法,很多人都只局限于炖汤、红烧。其实,鲫鱼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用它来煮粥。具体做法:大米100克淘洗干净,入锅添水约8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取鲫鱼1条,洗净,去内脏,然后沿着鱼骨头切取鱼肉,并将它们切薄片,加盐、酱油、料酒、姜未、葱未等腌制15分钟后,将鱼片挑出,放入大米粥中同煮至粥成,调味即可。
在烹制鲫鱼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不可久煮,否则肉刺容易粘在一起,不易分离,同时其鲜味也有损失。一般来说,鲫鱼能补虚,是没有什么禁忌的,不过在感冒发热期间,还是要少食。《食疗本草》中记载鲫鱼子(即我们所说的黄色的像小米一样的鱼卵)能“调中,补肝气”,因此大家在食用鲫鱼时最好连它们一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