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大会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该说中国正用实在的行动来兑现实在的承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称。
根据气候变化预估,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今年6月,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什么是“气候适应型社会”,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巢清尘:气候适应型社会指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仍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社会。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全社会的重视和广泛参与,共同应对,从数据、技术、设备和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储备。
从气象部门的角度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包括从大气观测转向地球系统观测,发展以卫星为主“地空天”协同观测,覆盖范围从国内关键区—全国全覆盖—国际关键区,提升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观测;二是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包括提升定量化评估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的评估工作;四是强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包括平时减灾,灾前准备,灾时应变和灾后恢复;五是通过上述工作不断减少气候变化的预估、影响和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使适应措施精准到位,助力气候适应型社会的构建。
此外,从协调和推进适应型社会建设的角度,可以考虑:一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的顶层设计和长期统筹规划;二是推进系统性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适应评估工作;三是开发不同层级和部门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适应的智能平台;四是将气候风险管理融入各行各业及地方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
新京报贝壳财经:《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还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的气候变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如何,下一步如何提高相关业务能力水平?
巢清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气象观测系统,气候系统观测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达到99.6%;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25个,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中的13个,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业务化运行,并布局国家级温室气体观测站43个;7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服务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气候变化监测由大气圈向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等地区系统圈层拓展,由气温、降水、湿度等大气物理状态变量向水汽通量、温室气体通量等过程变量延伸。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强化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前置的重要性,气象等有关部门应持续增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并重点强化几方面业务科研工作。
一是提高气候系统多圈层基本气候变量的综合观测能力,在气候承载力脆弱区继续强化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补充完善气候系统关键要素观测;增强我国对极地和高山区冰冻圈观测能力;建设综合立体气候和生态气象观测网等。
二是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推进气候变化大数据产品研制和信息共享,强化数据应用评估和服务水平,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事实分析等。
三是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建立中国区域精细化网格小时-天-月-季-年-年代际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建设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提升精准预报预测水平,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和风险防范等。
四是建立气候变化和重大气象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技术方法,开展面向农业与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重点领域的灾害风险定量化、动态化评估,研发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极端事件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系统提升全社会的气候韧性水平。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