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毕节殴打记者事件处理了,教师溺亡事件的真相呢?

凤凰网原创|舆论风潮如烟一般倏忽来去,真相如何却乏人问津。譬如李贤诚事件过去之后,毕节教师的死亡真相,就不再是关注的焦点。
点击收听本新闻
听新闻

风声|毕节殴打记者事件处理了,教师溺亡事件的真相呢?

作者|连清川

前媒体人,参与创办多家媒体机构

湖北极目新闻记者李贤诚在贵州毕节织金县做调查新闻,被三名暴徒拦路殴打的事件,到今天有了一个令公众比较满意的结果。

三名暴徒的身份查明,惯于大惊小怪的自媒体打出的标题是“超级反转“,因为三人是镇派出所副所长率领两名辅警亲自动手,这算解释了殴打李贤诚之后,还返回他的车辆,擦掉车上的指纹这么一个专业的行为了。

今天毕节市政府的官方通报,不仅毫不隐晦地披露了三人的身份,公布了对副所长和两名辅警进行行政拘留的处分,免去了副所长的职务,开除了两个辅警,而且同时还免去了“负有领导责任”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职务。

这个官方通报的处理,公开、及时、有力,并且直接把暴徒背后的势力捎带着挖出来处理了。殴打记者的事情就此宣告圆满解决,接下来,记者和媒体也不好再追究什么。按说这应该算是一个结果挺好的案例。

但是,李贤诚要采访的那个新闻,仍然没有下落。要知道,他本来要去调查的,是一个月之前两名教师在检鹅卵石的时候被淹死的事故。现在,既然李贤诚的事情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公众的气儿也顺了一大截,后面这个故事是什么结局呢?

但李贤诚事件,公众最初的焦点都在于,为什么行凶的暴徒如此专业,竟然返回李贤诚的车辆进行了罪证的消除?。

现在我们知道,暴徒的身份是民警,以及相关公权力机构的工作人员,其实,这个线索并不难想象,媒体即便势微,它也算一个正规的力量,哪一个普通民众敢冒如此大不韪,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上去?而之前发生过的殴打记者的案例,背后也有当地公权力部门的身影若隐若现。

当然,这个事件还是折射出这些年来,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渐解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机构媒体逐渐淡出了公共话题领域。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调查这个领域能够系统性、经常性地执行深度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少。

调查报道,曾经是都市报时代至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公众对于调查报道的热爱,甚至追捧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明星记者。而当下,在众多的公共事件上,社交媒体上沸反盈天,媒体领域却常常悄然无声。

风声|毕节殴打记者事件处理了,教师溺亡事件的真相呢?

相应的,在对公共事件的反应上,公众现在也更加适应于从社交媒体中去寻找答案,或者参与讨论,而不再依赖机构媒体所提供的事实。

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公共舆论的形成,媒体已经较少扮演重要角色。

人们习惯于等待反转,或者等待官方论调,并且在这个论调上形成舆论的风潮。至于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似乎不是舆论所关切的重点。在许多时候,人们甚至反感记者所提供的事实,甚或认为是记者所提供的事实,把水“搅浑”了。

民心似水,民动如烟,用来形容舆论的来去也有几分贴切。舆论风潮如烟一般倏忽来去,真相如何的结果却乏人问津。譬如李贤诚事件过去之后,毕节教师的死亡真相,就不再是关注的焦点。

详细考究这件事情的舆论心态,似乎它成为舆论焦点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公众对于保护记者这件事情有多么着紧,而是人们对于殴打记者背后的恶势力的痛恨,更能够激发众怒。因此,处理了副所长、副镇长,公众的愤怒情绪得到平复,人们的目光也就自然从事件上转移开来。

耐人寻味的还有一个情况。尽管各个媒体都报道了李贤诚被殴打的事件,极目新闻自己也探望了受害者,向当地反映问题,然而在公开场域里却静默无声--只有一位部门领导发朋友圈表示了谴责。

要知道,一个媒体的调查记者,去克服困难、挖掘真相的时候,是需要心里有底的,明白自己是受到机构的合法支持与保护的。如果被殴打,机构和同业,都会强有力地要求当地的政府或相关部门给与一个交代和说法。曾经调查记者的数量不断增长、实力不断加强的原因也在于这里。机构不能为记者撑腰,记者哪敢豁出身家性命挖掘真相。谁不是娘生爹养的,愿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贡献给没有担当的肩膀呢?

记者去事件的发生地,采访事件的当事人,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利益,而是因为公共利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殴打记者与暴力抗拒执法,性质是接近的,因此需要对施暴者进行特殊、更为严厉的处置。

毋庸讳言,媒体与需要监督的权力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因此媒体记者天然比较容易受到公权力的暴力对待。李贤诚事件,并不是孤例。

但我们很少听说过殴打记者被入罪,并且对涉事的公权力部门进行严厉处理的案例。殴打记者与普通的行政过错似乎并没有什么差别,公众也满足于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如果机构不保护,公权力不重视,公众不在乎,记者也就缺乏那样的心气,献出自己的理想、安危甚至生命,为公众寻找真相。

这就是整个社会要面临的尴尬处境:曾经让人愤怒的事情尘埃落定后,新闻真相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却渐行渐远,烟消云去了。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张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