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深处打捞那些即将消失的传说。”这是作家王双华时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些年,他在地方文史资料中爬梳研读;在乡村间奔波寻访,采访了许多经历过抗战年代的老人,终于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硝烟飘过盐河》(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反映“皖南事变”后苏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日伪顽匪的疯狂进攻,不折不挠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作者记录了百姓饱经的苦难,颂扬了为国捐躯的英雄,是一首对平凡英雄的赞歌。书中的共产党人朱慕萍、王伯谦等县区干部,在那个烽火岁月里,冒着生命危险组建民兵联防队,进行反伪化、反“扫荡”斗争,用热血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本书也揭露了占领盐河岸边据点的伪军匪首王培坤、刘国泰等民族败类投靠日寇,为虎作伥、祸害乡里的滔天罪行。
回望苏北抗战悲壮的历史,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永远在历史的长河里光芒闪耀。先辈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抗战历史依然激荡人心,百姓遭受的苦难仍然让人心痛。作者从1927年中共涟水特支成立,到抵御外侮的抗战岁月,通过插叙、倒叙等手法,揭示了涟水人民为什么紧跟共产党、成为苏北抗日根据地坚强堡垒的重要原因。
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是后人难以想象的。书中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及日伪顽匪惨无人性的屠杀、焚烧和抢掠,摧毁抗战军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如前老庄战斗后,日伪顽匪将前老庄的房屋烧毁,将村上的财物、牲畜抢劫一空,没来得及撤走的老弱妇幼被夺去了生命。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但捍卫国家必须锋利手中的剑,制止战争必须比敌人更强大。
为取得斗争的胜利,我党派出许多优秀同志深入虎穴。他们潜伏在日伪军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寻找机会获取情报,瓦解和争取伪军。如著名左翼作家、时任涟水县县长的朱一苇(阿累)利用自己的世交关系争取顽匪张汉武加入我部,借助帮会师傅的辈分在伪军中上层收徒,化敌为友,为我所用。作者直面史实,在体现抗日军民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没有回避那些重大牺牲。无论什么时候,热血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小说塑造了众多自觉投身抗日图强洪流、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李向阳”式的青年英雄人物。他们机智勇敢,顽强善战,令敌胆寒,让觉醒了的民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一步步成长为英雄。小说对于反面人物的描写也没有简单地漫画化,而是不惜笔墨写出他们性格的多样性和不同人生历程。如作品中主要反面人物王培坤,他穷凶极恶,当过土匪,当过八路军战士,后发展成为盐河两岸最大的政治土匪、大汉奸。在猖狂的同时,他为笼络和收买人心,营造政绩名声,又捐资兴办教育,在伪化区制定不准扰民的惩罚规定等。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
写出不一样的、让人爱读的战争小说,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大量的史料积累和充分的田野调查让作者得以用洞察幽微之笔探究伪匪残暴的本质,披露“小刀会”“安清帮”等秘史,挖掘出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弥补了地方史记载的缺失,也让作品充满吸引力。
在写作中,作者有意借鉴了古代传奇小说的写法,让故事更具有悬念。如失去党组织的朱慕萍在外历经磨难,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党,其情节可谓百转千回。该书的另一个重要情节是我抗日军民协力击毙罪大恶极的伪匪首王培坤。但关于王培坤的具体死因,作者将民间传说的多种版本罗列,形成开放性的不确定结局,让人不禁生出现实生活比小说更神奇的感叹。
作品注重吸收民间文学的养料,在文本中穿插民谣,引用地方谚语、俗语,如“猪油蒙住了心”“瞌睡送来枕头”等俚俗土语与歇后语,增强了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有力量的文字之所以能够直抵人心,大抵源于文章与读者实现了共情。小说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可感的事实、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党和人民在苏北大地上斗争的不易、百姓生存的艰辛,触动读者深层次的情绪,让小说有血有肉、可读耐读,让苏北抗战历史更加立体,更具感染力。
读完小说,读者会记住许许多多革命人物的名字,他们的故事必将永远刻在时间的年轮里。如今,硝烟虽然早已飘过了盐河,但往事并不如烟。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连缀成一条记忆的河流,慢慢地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时光。这些故事苍凉而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