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
即“瓦挡”,又名“瓦头”。是我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在瓦当铭文中,有自称为瓦的,如“都司空瓦”;也有自称为瓽的,如“长陵东瓽”。陈直引班固《西都赋》:“裁金碧以饰铛”,认为瓦当位置正当榱头之上而得名。施蛰存认为当字即挡之初文,是阻挡、遮挡、抵挡之意。瓦当,用以庇护檐头,挡住上瓦不致滑下,遮盖两行间缝隙,起固定和美华建筑的作用。
瓦当,起初为半圆形,后演变为圆形。我国、日本和朝鲜的古代建筑,均用瓦当。中国用瓦当始于西周。从西周至明清各代,瓦当在式样、花纹上都有所不同。明显的表现出各时代的风格。
战国的半瓦当可分素面和带花纹或文字者两大类,各地所出花纹瓦当各具特色:燕多为饕餮纹;齐以树形纹为主,还有一种带文字;周也以饕餮纹为多,但已简化,仅突出饕餮的双目,以后渐转为卷云纹;有山形纹、树纹和云纹,和关东六国的颇为相象。
战国(燕) 饕餮纹瓦当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秦汉瓦当图案 ,有动物、植物图案、云纹、葵纹以及动、植物变形图案等。汉代动物纹瓦当,以西汉晚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造型最为完美(主要用于礼制建筑);
青龙瓦当
白虎瓦当
朱雀瓦当
玄武瓦当
其余如麟、凤、兔、天禄、辟邪、饕餮等,品种繁多。植物纹瓦当,多为变形或零星花瓣、茎叶与云纹、葵纹相结合。
先秦 云纹瓦当
云纹瓦当始见于战国中期,盛行于秦汉。秦和西汉初的云纹变化多,有对称外卷、对称内卷、S形反卷及左旋或右旋排列的单卷云纹;瓦当中心或呈泡状或作各式图案,如方格、菱形格、井字曲尺以及葵变涡纹、瓣叶之类。秦代还有整体作左旋或右旋的“葵纹”图案。至西汉中期,带中心圆泡的四象限的云纹构图成为通用的模式。
魏晋圆瓦当以云纹为主。西晋云纹瓦当的特征,是在云纹以外有一圈锯齿纹。文字瓦当大为减少。从十六国到北朝,瓦当的云纹趋于简化,当面画成9个格,文字的读法顺序为上下左右或上下右左,和汉代旋读法不同。十六国的瓦当有“大赵万岁”、“长山常贵”等,北魏的以“万岁富贵”为多。
晋代“大赵万岁”瓦当
“富贵万岁”瓦当
书体介于楷隶之间。南北朝时因受佛教的影响,瓦当花纹中出现忍冬纹和莲花纹,并出现兽面瓦当。
隋唐到五代,以及北宋早期,莲花纹成为瓦当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早期的莲花瓣突起,是双瓣;晚期渐低平,多为单瓣;到五代和宋初,莲瓣纹变成长条状,和菊花颇为相似。唐代莲花瓦当除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现外,在新疆的一些地方和云南南诏的遗址中也有出土。文字瓦当到隋唐时起已绝迹,只有“长安宝庆寺”一种。
隋唐 莲花纹饰瓦当
魏、唐莲花瓦当
从宋代开始,兽面瓦当渐渐取代了莲花瓦当,并传播到北方的契丹、女真和西夏,延续到元明清。早期的兽面较突出,宋、元时期的兽面上鬣髦甚多,纹理也较繁复。明清时宫殿建筑上用蟠龙纹瓦当。
元代 兽面瓦当
宋代兽面纹瓦当
瓦当所刻文字,称瓦当文。字体多小篆,亦有隶书。字体富于变化,多随势屈曲,挺拔遒劲。字数少者仅一字,多的十余字。多吉祥语。如“延年益寿、千秋万岁”等。清王昶《金石萃编•瓦当文字》著录三十三种。参阅清钱泳《履园丛话•秦汉瓦当》、冯云鹏《金石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