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2月19日,越南国会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投资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的决议。该项目将连通越南北部最大港口海防和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老街市,旨在满足越南国内运输以及越南与中国的国际联运需求。
当前,中越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意愿强烈。分析人士指出,越南制造业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保持这条管道的稳定至关重要”。但越南现有的公路和铁路网络难以满足运输需求。越南修建一条穿过制造业中心的跨境标准轨铁路,有助于提高中越两国联通效率,“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
此次,越南方面接受了以中国的标准轨建设跨境铁路。未来,“标准轨”会成为“一带一路”铁路建设中的基础性技术标准。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打造“中国标准”,将有助于世界各国深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合作,支撑设施联通网络建设。
“新铁路将大幅提高中越联通效率”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决议得到459名与会代表中的455人支持,预计项目成本83.69亿美元。该铁路主干线全长约390.9公里,3条支线长27.9公里,途径越南老街省、安沛省、富寿省、永福省、河内市、北宁省、兴安省、海阳省和海防市等7省2市。
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将建设一条轨距为1435毫米的新型电气化铁路,提供客运和货运服务。主干线新老街站至南海防站区段设计时速160公里,穿过河内枢纽区段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余区段设计时速80公里。
越南新建的铁路将穿过首都河内,连通海防港和与中国云南接壤的老街
越南政府将根据最短和最直接的原则,确定铁路项目的具体路线。该项目成本估计为83.69亿美元,将使用越南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以及其他合法资金。决议要求在2025年编制铁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争取在2030年前基本竣工。
越通社称,铁路沿线各省人民委员会可以调整车站附近的区域规划以及建筑、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标准,有权将地方预算用于独立的公共投资项目,以处理车站附近地区的补偿和安置问题。有关省份可以保留车站周边土地开发收入的50%,其余资金将进入越南国家预算以支持项目资金。
决议强调,建设现代化铁路旨在满足越南与中国之间的运输需求,有望促进老街-河内-海防经济走廊沿线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越南的国防和安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去年12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视察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时曾表示,这是一个需要尽快实施的重要项目,因此相关流程也应该简化。为确保中越铁路顺利连接,列车速度和轨距必须确保与中国铁路同步对接,越方要在项目设计建造期间与中方保持密切配合。
上周,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将促进中越两国及地区的经济、贸易、投资和旅游合作。
越南媒体指出,该铁路项目有助于改善越南货运,促进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越南《河内时报》称,该铁路项目将加强与越南北部最大港口海防的连通性,促进越南与中国的交通联系,以快速、便利和安全的方式满足越南的高质量运输需求。
法新社注意到,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将穿过越南一些主要制造中心,其中包括三星、富士康、和硕等制造业巨头的工厂所在地,这些公司大多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
越南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路网络难以满足运输需求,铁路系统也较为落后,这阻碍了一些外国投资进入越南。咨询机构Dezan Shira amp; Associates国际商业顾问丹·马丁(Dan Martin)表示,越南的卡车运输昂贵且缓慢,新的铁路有助于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
“中国提供越南制造业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保持这条管道的稳定至关重要。”马丁说,“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将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流入越南工厂或通过海防港运往全球市场的货物都能顺利运输。”
越南已提出两项通往中国的铁路项目,另一条铁路将连接河内和与中国广西接壤的谅山省,同样途径越南多个制造业密集的地区,以促进越南与中国的“互联互通”。该项目尚未得到越南国会批准。
为何中越跨境铁路合作突然加速?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高层频繁互动、双边关系升级,中越双方互信水平已有了较大提升。越南货物搭乘中越班列输往中国,农产品及电子产品对华出口大幅增加,还随中欧班列运往中亚和欧洲,让越南看到了与中国互联互通带来的巨大机遇。最后,中老铁路建成给老挝和泰国带来的帮助也对越南形成了显著的示范效应。
分析人士称,修建跨境标轨铁路将大幅提升中越两国联通效率,促进中越贸易往来。
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据越南海关统计,2024年越南对华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052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额约为612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约1亿美元。自华进口额1440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333.5亿美元。中国成为越南第一个规模超2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
2017年11月,两国间首次开行中越班列,开辟了一条物流运输新通道。2024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19670标箱,同比增长1153%,全年5次刷新单月发运量纪录。班列货源来自国内25个省份,跨境货物运输范围覆盖越南、老挝、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往来。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2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
对于越南国会批准铁路项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9日表示,去年以来,中越双方多次就推进两国铁路互联互通交换意见,一致同意将加快老街-河内-海防标轨铁路可研,同登-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轨铁路的规划编制工作,抓紧推进中国河口至越南老街标轨铁路的连接线工作。具体的情况请向主管部门了解。
穿过越南首都河内的铁路线 视觉中国
“中国铁路标准正走向世界”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符洁文指出,越南现有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线于1906年法国殖民时期建成,这是一条米轨铁路,全长398公里,延伸到云南昆明。近年来随着中越贸易迅速增长,滇越铁路国际联运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但越南仍只有一条老旧的老街-河内-海防米轨铁路,导致中越双边的运量差异凸显。
国际铁路联盟1937年规定,标准的两根钢轨的间距为1435毫米,这种轨距被称为“国际轨”或“标准轨”,全球大约60%的铁路使用这一轨距。相较于标准轨距,更窄的轨距被称为“窄轨”,约占全球铁路的16%,越南的“米轨”就是轨距为1000毫米的“窄轨”。
符洁文解释说,出境货物必须经云南边境河口北站进行准米轨换装后出境,而米轨运力与标准轨运力严重不匹配,导致大量国内货物积压在车站无法及时运输出境,因此一些物流企业转向选择公路运输将货物运出境。
他指出,中越两国已签署了老街-河内-海防、谅山-河内和芒街-下龙-海防三个标准轨铁路项目的合作协议。在这三个项目中,只有现有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是米轨,只要将其改造升级为标准轨,越南北部的三条铁路主干线就都能实现标准轨化,因此这条线路是优先事项。
符洁文表示,即使是最先进的“米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依旧与我国大量开行的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性能相去甚远。“米轨”的运量毫无优势可言,未来终将退出铁路运输的历史舞台。因此,“标准轨”会成为“一带一路”铁路建设中的基础性技术标准。
此前,印尼雅万高铁作为中国高铁全产业链出口的第一单,打响了中国高铁在世界上的声誉。2021年底开通的中老铁路更是成为中南半岛“标杆”,改变了“陆锁国”老挝的发展势头。中老铁路的前景让泰国有了紧迫感,因此推动了中老泰铁路泰国段的建设。
符洁文分析称:“如今整个东南亚泛亚铁路网正在全面推进中,沿线各国都从中获得巨大收益,也积极与中国铁路对接以避免被边缘化。‘掉队’的越南如果继续傲骄,最终被孤立在泛亚铁路网之外,恐怕会错失发展良机,于是越南方面按耐不住,频繁派员来华,就铁路建设与中国开展多番磋商。”
随着中企承建的铁路项目在越来越多国家落地,中国铁路标准也在走向世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副教授李培刚此前对观察者网指出,“‘中国铁路走出去’属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硬联通’,而我们的经验和标准走出去就属于‘软联通’。”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祁怀高告诉观察者网,从2012年开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高温、风沙等‘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与‘日标’,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得标准者得天下。”祁怀高指出,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打造“中国标准”,将有助于世界各国深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合作,支撑设施联通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