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届金马奖海报曝光,倒过来看竟如此惊艳

如果有人长期关注金马奖 一是看各种最佳奖项 除此之外海报也是一大亮点 真的,没有见过任何一个颁奖典礼

如果有人长期关注金马奖

一是看各种最佳奖项

除此之外海报也是一大亮点

真的,没有见过任何一个颁奖典礼

把海报设计得如此有艺术感

每一届都是一次平面设计SHOW

就在昨天

金马奖官方微博发布了今年的主视觉海报

这次海报设计以“寻找黑马”为视觉主题

海报刚刚发布就上微博热搜了

六六大概看了下评论

主要是分四派

第一派表示没看懂

你呢? 看懂了吗

第二派是觉得海报设计像各种东西

比如像章鱼须、脊椎骨、龙等等

第三派就是非常喜欢海报设计

各种称赞 拍手叫好

第四派就是吐槽

表示 不喜欢不看好

我们来看看主创是怎么说吧

本次设计金马奖设计师

是罗申骏首度担任金马奖颁奖典礼视觉统筹

罗申骏表示:在电影世界里,人们永远期待新的可能性出现,如同一匹匹横空出世的黑马:是一部作品、一群影人,也可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诉说未来的故事,传递真实情感的力量。 更以美国摄影师Randal Ford的黑马系列为灵感,延伸设计主视觉海报。

海报大胆运用较浓的黑色调,来表现电影人摸索自我、努力创作的历程:也象征观众在黑暗里透过光、发掘电影的欣喜。除了浓郁的色调,黑马周遭的每一寸刻痕,都是桀敖不驯的痕迹,象征电影人对创作的热情与执着。

看了设计师的创作理念

大家还会保持上面的观点吗?

没看懂小伙伴不要紧

六六帮你把海报摆正过来

提高亮度

说,你看到黑马了吗?

除了主视觉海报外

今年的logo设计也和之前不同

以往注重数字表现的风格

这次则强 调了中文字体书写的变化

刚劲有力的“金马”二字展现了马匹奔腾的形象

也象征着蜕变的过程

第50-56届金马奖LOGO欣赏

除了56届海报设计以外

六六也整理了历届金马奖海报设计

大家看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届海报设计呢?

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8年)

海报设计: 方序中

设计理念: 面对电影,每个人都是配角。

以李安为代表的本届金马四大代表人物的侧脸轮廓,组合成层峦迭嶂的山峰,透过细微的光影粒子呈现其像。光与影,就像电影的主角与配角、幕前与幕后,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第54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7年)

金马奖主视觉设计海报“粉丝版”

海报中张国荣与梁朝伟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天台上。有心借其英文片名“Happy Together”之意,传达“电影之乐,乐在一同”的概念。

金马奖主视觉设计海报“影痴版”

他将《春光乍泄》中的瀑布画面,投映于形态万千的布幕上,方序中表示:“对我来说,电影就像一场梦,而主视觉中出现的那个瀑布,就象征着梦境。 在创作时我将自我投射成主视觉中的人物,而瀑布代表着梦想的世界,两者从小到大,建构出完整的电影感。”

海报设计: 方序中

设计理念: 致敬《春光乍泄》

2017年正值《春光乍泄》问世20周年,方序中从这部电影中找到灵感设计海报,由王家卫亲自挑选其中两张,作为本届金马奖的两款主视觉海报。

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6年)

海报设计: 黄海

设计理念: 致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设计师选取了当年电影中由14岁的张震饰演的男主角拿手电筒探照暗处的影像,除了向经典致敬,也带出“电影之光:回看来时,照亮前行”的期许。

第52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5年)

海报设计: 张叔平

设计理念: 致敬《侠女》

1975年《侠女》在第二十八届戛纳电影节夺得技术大奖,成功的将武侠类型成功推向国际,此片也成为华语电影的里程碑。海报中的烫金大字与女侠形象相融合,既复古又充满现代感。

第51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4年)

海报设计: 萧青阳

设计理念: 金马即经典

设计灵感来源于设计师儿时对“金马头”LOGO的深刻印象,设计师决定以全新的视角赋予它新的定义。“5”字内的金马图腾纹样,“1”字最顶端金马头,俨然一支尊贵马头权杖,彰显着其在电影领域的权威性。

第50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3年)

海报设计: 聂永真

掌镜: 夏永康

设计理念: 海报中的画面将张曼玉的影像做了局部切割呈现,意指着时光的流逝,电影也如时间的切片,无法真正留住时间,只能截取片段。

第49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2年)

海报设计: 几米

设计理念: 光与影的追寻

主图是小男孩的飞翔与骏马的奔腾,跨越在山河大海之上,追逐光与影。副图是一对头顶装饰的“辣马”与“帅马”,几米笑称说两匹马的盛装打扮是为了参加金马影展。

第48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1年)

海报设计: 林小乙

设计理念: 旧式摄影机展现电影之魂

八九十年代,手持摄影成为艺术电影的主流拍摄方式。设计师认为,与数字化摄影技术相比,旧式机器让她觉得更接近电影的本质,最能展现电影的灵魂。海报中的男生,手持摄影机,对焦于快门的瞬间,拍下属于电影的独特质感。

第47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0年)

海报设计: 王志弘

设计理念: 玻璃破碎的秒数

设计师思索了很久如何在一张静止的海报中呈现“动”的主题,首度尝试以高速摄影机拍摄玻璃破碎的瞬间,精准地捕捉了电影由连续的定格画面组成的本质,左上角的播放(Play)与暂停(Pause)分别表示了"动"与"静"。回归电影本质:每秒24帧的画面。

第46届台北金马影展 (2009年)

海报设计: 王志弘

设计理念: 致敬摄影师

本届金马国际影展主题是“致敬摄影师”,一个穿着礼服奔跑的“摄影机人”即将跑出画面,其背后是一群在荒漠中为了跟随场景迁移而扛机移动的工作人员,表现了无数电影工作者的辛苦的工作日常。

每一张金马奖视觉设计海报的背后

都展现了设计师独具匠心的创意与思考

凝聚着当下无数电影工作者的心血与付出

见证着华语电影的发展

今日话题

近几年来的金马主视觉

你最喜欢哪一款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