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推倒管理金字塔,重建组织体系背后的全新工作方式

近日,万科宣布调整总部组织架构,撤销万科总部所有部门设置,成立三大中心:事业发展中心、管理中心、支持中心。与此同时,新成立的三大中心均设置了合伙人机制。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表示,此前万科总部有12个平行

近日,万科宣布调整总部组织架构,撤销万科总部所有部门设置,成立三大中心:事业发展中心、管理中心、支持中心。与此同时,新成立的三大中心均设置了合伙人机制。

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表示,此前万科总部有12个平行部门,关注点更多在于部门职能全面存在,而不是完全服务于业务顺利展开,部门间的博弈也不少。随着新的架构调整,万科内部架构从五层变为两层。

图片1.png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用GTVK模式进一步阐述了万科事业合伙人思维,以及他所辖大区的组织变革与再造。

所谓GTVK模式,G代表公司级的任务,北京公司目前有7到10个;T代表战团级别的任务,是G的分解,目前有50到60个;V是战队级别的任务,数量则达到100到200个;而K则是指战斗级别的任务。V和K是可以自下而上发起的,根据刘肖介绍,每季度都有10到15个V是由员工发起。

如刘肖提出的“V战队”概念。这是一个以任务为导向,打破职级,资历,专业壁垒,激发组织活性的事件合伙组织形式。由全体奋斗者自由申报任务,组成跨部门无边界小组,合伙共创高于既定业务目标的创新过增量价值。

简单来说,任何一个北京万科的员工都可以发起一项任务,他同时也成为这个任务的领导者,以及承担风险的劣后人。这位“领导者”会组建一个规模不等的战队,公司的任何同事,无论职级如何,都可能是战队的合伙人。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曾指出,一个组织只有从内部激活才能形成自驱动的变革文化,如何激活?答案是自我变革,包括打破内部平衡,打造新文化,设立新激励,授权,设置全新动态结构,与更多人合作、打造价值共同体,领导者改变角色等等。这些都要求新一代工作平台需要具备系统性支撑能力。

在此次变更的成功基础,正是万科多年来的系统性建设。2014年,郁亮喊出“职业经理人已死、事业合伙人时代诞生”,万科开始尝试新的制度——事业合伙人。同年,移动工作门户“万科微V”上线,该平台基于金蝶云之家构建,通过移动互联协作的平台和思维,紧密地连接人、信息、业务之间的关系,让万科始终保持了小微创业团队的创新与活力。

“赋能个体,激活组织”,团队中的更多成员,尤其是年轻的成员,显得十分接纳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同时辅以考核机制的优化,激发着每一位奋斗者,持续创造真实价值。

这恰是郁亮主导下的万科变革新路径所在,这家公司正在用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去激活人性中主动的、创造性的部分,使整个团队创造出价值增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