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间,70后作家路内创作了四部以“路小路”为主人公的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十七岁的轻骑兵》。
很多读者对“路小路”印象深刻:他是技校生,后进了糖精厂当工人。但他的心并不在工厂,他热爱文艺,是个写诗的文学青年。在路内描写的那些男孩遇见女孩的轻盈故事里,荒诞杂糅于现实,嬉戏相遇于庄严,“路小路”身上闪耀着诗意的青春感,让不少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一系列也成为一代读者的“青春之书”。
临近年末,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路内追随系列”,既是这四部作品的新版集结,也是其首次以完整面貌出版,总体量达70余万字。日前,小说家路内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作家马伯庸等做客上图讲座,与读者分享“我们这个时代的小路”。
“活动预告发布后,很多人第一时间留言:‘哇,路小路’。”毛尖说,现在已经少有特别响亮的文学人物,但是路小路是非常响亮的。
在作家马伯庸看来,“路小路”这个人物让人喜欢的原因是没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是贴近现代人的。对于人物,大家越来越喜欢按照人物属性贴标签,比如“白富美”“高帅富”“土肥圆”。在文艺作品中,各类角色也呈现出很强的设计感——具体属性是什么、终极目的是什么。“这种工业化设计的痕迹多了,就像味精多了,你感受不到食材的鲜味了。一开始我们觉得加点味精很好,就像当年看好莱坞电影被惊艳,但是看多了发现其实也是套路。”“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文艺作品,都属于预制菜。”马伯庸认为,“路小路”的可贵之处在于看不到设计的痕迹,是自然生长、自然出现的。“这或许是很多读者包括我怀疑他的原型是作家本人的原因——因为没有设计,只能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
路内坦言,写“路小路”十几年,的确常常被问到他是谁?是不是我自己?“我能做出最智慧的应对就是说‘路小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随着我的年纪增长,现在,路小路有点像我的儿子或侄子……面对路小路,我有一样的迷惘,是我应该把他教好,还是他站在原来那个位置,把现在的我教好。”回顾路小路的诞生,那是2006年,路内回到老家,发现很多东西在消失。“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应该把过去年代的故事写下来?尽管站在2023年看2006年是凝视过去,但站在2006年回望1996年,也是身处不断消失的年份里。”路内说,“两种情绪,一种是一些很浅薄的怀旧情绪,还有一种讲故事的欲望,就这样把小说《少年巴比伦》写出来了。”
“路内小说中的人都是我熟悉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都有绰号,很多配角都像我童年、少年时期的朋友。”毛尖和路内是同时代的人,她说,看‘追随系列’就像看自己的青春。尤其是“路下路”的爱情,特别明亮和美好,像塞林格、昆德拉的爱情,像费里尼“想当年”的爱情,像托纳多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爱情,很是动人。而如今很多所谓的言情小说、情感电影,其实什么爱情都没有。
作者:李婷
文:李婷图:上海图书馆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