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小镇

被全球遗忘

的一个地方——崇义

在这个新旧交替如此迅速的时代,有些景点也无法避免遭淘汰的命运,那些已废弃的房屋建筑、游乐园、轨道、工厂也有它们的“青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个被全球遗忘的崇义,追忆它们的“峥嵘岁月”。

●官家花园

在都江堰崇义镇,有一座三百年历史的古旧大宅院,那就是名动川西的官家花园。

官家花园占地1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于明末,成型于清初,相传最早为“尚书府第”,但在官家花园保存的碑记中并未见“尚书”记载,只有这座大宅院历经王姓、李姓、官姓代代相传的记述。至官姓一族,官家花园不断扩建,修葺,而最终成为现在的规模。

●团林寺

团林寺是地处崇义镇新华村的一座佛教寺庙。据历史考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据传当时有一游方僧人在观音寺挂单,闲时外出游玩,偶见此处地形宛若灵龟之状,得到观音寺主持僧的大力支持,便四出化缘,建成此庙。团林寺原名佛圣寺,占地四十余亩,三殿齐全,庙房四十多间,内有僧人八个。当时香火鼎盛。后来由于战火,寺庙几经损毁。在清朝同治年间,寺院又系佛教临济派正宗。第十代住持了提大师带领僧众及徒孙重建大殿、二殿,1920年再次失火,烧毁大殿及耳房等,二殿幸存至今(即现在观音殿),后,第十六代住持心伦大师和第十七代元登大师将寺名改为团林寺,传承至今。

●张捷先故居

张捷先,又名张泽源。灌县崇义五里班人,生于一八七二年五月十一日,卒于一九一三年十月十六日,终年四十一岁。辛亥革命烈士,曾自卖家中良田做军饷赴革命。著名的保路英雄!

●青城武术

崇义镇位于都江堰市东大门,自古就是成都“西道驿站”,侠义重生的地方,早有张捷先,宋辅卿为代表的保路英雄,近有向家拳法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武术遗产传承人何道君,鲜宗丽夫妇,同时又是四川省青城武术非遗传承基地,成都市非遗青城武术传习所。

●罗伯济

罗伯济,字骇声,别号静远,清壬寅科举人,生于同治癸酉(1873),世居崇义乡界牌大队(后移居灌县北街)。

祖父罗凤藻,先父罗列堂均系文墨之士。伯济为列堂之长子,自幼在乡攻书,好学,颇聪慧。肄业私塾及书院习史故词章。中举后,曾两次赴京殿试不第。回乡开馆办学。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历任涪州、成都府、成都县、华阳县各中学教习,四川省女子实业中学教习、宁、雅、邛高级中学文科主任,川大文学院教授。

●宋辅卿

宋辅卿(1876年-1936年),字开亮,崇义乡人。青年时代参加袍哥,追随宋书丞参加同志军,在川西保路同志军张捷先部任队长,率队进攻娘子岭,为起义军打通灌(县)茂(县)通道立下功勋。1916年,袁世凯密谋称帝,护国军兴,宋辅卿积极支持反袁护国斗争,由杨维委为团长。1921年-1923年,宋辅卿受川军第三军第七混成旅旅长蓝世钲委任懋(功)、抚(边)、绥(靖)、崇(化)游击司令兼懋功县知事。1926年9月,回任灌县团务局局长。

●天主教堂

约在民国初年,在崇义镇大桥村3组刘家大院建有一座天主教堂,有神父1人,进行传教,教徒刘姓居多,建国后教堂一度作为集体公房使用。上世纪60年代曾在此办过崇义乡农业中学,后又作为生产队保管室。1985年进行了培修,恢复了天主教堂原貌,2003年,再次对教堂进行了修建。截止2006年,崇义镇天主教堂是都江堰市农村仅有的两座天主教堂之一。

●汉墓四群

汉墓四群占据崇义镇的东南西北,东有梳妆台、南有鲁家墩子,西有和尚庙,北有鬼家庄,四座汉墓群均有文物出土,所有出土文物均收藏在都江堰市文物博物馆,这四座汉墓群都被列为“都江堰市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