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国十四任国君鲁允进入在位执政第十三年。
宋国不断地向郑国索要贿赂,郑国国君郑突不堪承受。
去年,鲁国出来调停也没成功,结果三个国家撕破脸,鲁、郑联合起来攻打宋国。这个事儿还没完,到今年二月,鲁允和纪国国君,郑国国君郑突,三个国君会面,开始讨论这个事情。
对于纪国来说,不论在什么时候就一个目的:如何才能摆脱齐国的威胁。这次看鲁国、郑国现在开始拉大旗,准备和宋国对抗,纪国就赶快过来凑堆儿,看有没有机会能让这两个国家帮助自己,摆脱齐国的威胁。
对于鲁、郑来说,人越多声势越大,就接纳了纪国。这一下可惹怒了齐国,齐国老早就将纪国看成了自己的盘中肉,怎么能允许别人来染指呢!即使和纪国站在一起,也是不可接受的,所以齐国要敲打一下纪国。
这时候的宋国刚刚被鲁国和郑国攻击过,正想要找机会寻隙反击,听说纪国竟然投靠了鲁、郑这一边,自然就要站在齐国这一边,宋国站过来了,卫国作为宋国的小跟班,自然也就跟过来了,还有一个去年跟宋国刚刚结盟的南燕国,听说以后也过来凑份子,于是齐国就带领着四国联军攻打纪国。
这边鲁、郑本来可以不牵涉纪国的事情,可是宋国既然参加了,鲁郑就不能放弃这一次挫败宋国的机会。
于是,鲁国、郑国、纪国三个国家,和齐国、宋国、卫国、南燕国四个国家,展开交战。
鲁、郑这边自然是郑突做统帅。郑突是了不起的将才,郑突率领了郑国、鲁国、纪国三个国家的联军,和齐国国君齐禄甫,宋国国君宋冯、加上卫国的新任国君卫朔、以及南燕国的军队四国作战,结果四国联军大败。
为什么四国联军会败呢?从道义和士气上看,都是鲁郑这边为胜。
对鲁国来说,为什么要打这次战争,因为鲁国作为好心人,居中调节宋、郑的关系,竟然被人羞辱,鲁国实际上对宋国很是愤怒。
郑国受到宋国不停地索贿,对宋国也是非常的愤怒。
而纪国则是为了保家卫国,这三个国家都有正当的理由。
再看那四个国家,齐国是侵略别人的领土,贪图别人的国家,这叫正当理由吗?
宋国打这场战争是为了索要更多的贿赂,这叫正当理由吗?
卫国本来是跟着大家随大流,问题是去年卫国国君新丧,这位新上来的卫朔地位不稳,这个时候出兵攻打别人,自然士气不佳。
至于南燕国,那根本就是打酱油的。
四个国家听起来声势浩大,可是在郑突的领导下,三个国家就把他们完全的击败。
到了本年的三月,卫国上一任国君卫晋下葬。这样看来,卫晋还没有下葬,新任国君就率领大军讨伐别的国家,怎么可能有士气呢?
到了本年夏天,鲁国发生了洪水。
本年剩下的秋冬两季,都无事可记。春秋就记作「秋七月」,「冬十月」。没事也要标识出来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