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过越甜美

原标题:日子越过越甜美 徐如芬 我是1949年出生的,如今已近古稀。40年前,我们一家住在一间20多

原标题:日子越过越甜美

徐如芬

我是1949年出生的,如今已近古稀。40年前,我们一家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这间房既是客厅也是卧室,还要兼小厨房。我有两个小孩,老大6岁,老二才1岁,晚上孩子饿了,不敢用电炉,只能用煤油炉煮点米粉给孩子充饥,每次都弄得一屋子的煤油味。

后来,我家搬到了带厨房的小平房,家里也添置了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这些家当都要凭票购买。空闲时,一家人围着收音机听评书、学唱歌;骑上单车带着孩子串门、交友;过年时,买上几块布料,出钱请裁缝量好、裁好,回家用缝纫机给孩子做新衣服。

上世纪90年代,各单位都为职工建起了楼房,我所在的大西洋服装厂也不例外。但僧多粥少,直到1994年家里才分到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公房。家里有了厨房、卫生间,通了煤气,安了太阳能热水器。再后来,又省吃俭用添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生活是越来越好过了。

如今,儿女都长大成家了,我一个人住在一套6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里,家电样样齐全,生活设施也很齐备。最近,女儿又给我买了扫地机器人、洗碗机,说是要提高我的生活质量。说实话,这些年我被时代和生活“逼着”,每天不断地学习、进步,“痛并快乐”着。比如说,以前我爱听歌,但需要整天守着收音机碰运气;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动动手甚至动动嘴,想听哪首就听哪首。看电视也是,网络电视有回放,想看哪部就看哪部,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学唱歌跳舞也很方便,可以跟着视频学,在家练得差不多了,再到广场上去彩排表演。从前天气冷时,都用汤婆子、热水袋,现在用电热毯、电暖炉,看电视脚冷,还有专门的暖脚器。出门,拿上老年乘车卡坐公交和地铁都是免费的;去逛公园,出示老年卡也能免门票。老年生活也不像以前那么寂寞了,可以用微信和老朋友聊聊天,或在视频上见见面,也可以约着老朋友一起在线上玩游戏。买生活用品,怕跑超市麻烦就在网店上订购,可以送货上门。吃腻了自己做的,在网上点餐,想吃啥都有。

感觉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我时不时在微博、微信上记录下自己的美好生活,好多粉丝、朋友都给我点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