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打脸”后 美联储7月加息75个基点之话外音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75个基点!一如市场预期,美东时间7月27日的政策会议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提升至2.25%-2.50%。

市场反应积极,美股全线大涨,道指、纳指、标普500分别报收32197.59(+1.37%)、12032.42(+4.06%)、4023.61(+2.62%)。盘中,美元指数报106.47(-0.67%),欧元兑美元报1.0202(+0.87%),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报6.7466(-0.34%)。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776%(-0.98%),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081%(+0.66%)。

加息前夕,美元指数报107.18; CNH报6.7604;欧元兑美元报1.0127;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781%(-0.91%),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988%(-3.32%);

“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0.75个百分点,美股、美国国债大涨,投资机会很好”“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太赞了”不乏市场人士如此评价。

甚至有媒体称“美联储考虑缓慢加息,纳斯达克迎来2020年以来最好的一天”,就此,资深市场人士赵鹏分析,市场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解读,然后产生相应的结果,而不愿看到危害。

美联储7月FOMC声明坦承,最近的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走软。声明删除了“6月份FOMC声明的整体经济活动在第一季小幅下降后似乎已有所回升”,但表示,最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声明称,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疫情导致的供需失衡、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物价压力。

按照FOMC声明的说法,俄乌冲突造成了巨大的民生和经济困难,冲突和相关事件正在对通胀造成额外的上行压力,并正在拖累全球经济活动。委员会高度关注通货膨胀风险,删除了“6月份FOMC声明的与疫情相关的管控可能会加剧供应链断裂”。

FOMC声明还称,将按计划在9月份加速缩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升至350亿美元,而国债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升至6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FOMC声明显示,委员们以12:0的投票比例通过此次的利率决定,昭示委员们的想法出奇一致;而上次会议的投票比例为10:1。

分析师们就此评价,这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美联储距离宣布战胜通胀还差得远。似乎在美联储官员眼中,强劲的就业市场可让美国经济足以承受快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他们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像市场目前预期的那样在今年晚些时候暂停加息。

另据美联储OIS掉期交易显示,12月联邦基金利率将达至3.4%,意味着年内加息225个基点以来,2022年剩余时间将累计加息107个基点。其与FOMC声明前基本一致。

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对美联储终端利率的估计是“4%左右”。“尽管这属于预测,但曾经的美联储三号人物所言,还是有不少可信度的,”赵鹏解释 ,“如果考虑到这样的结果,市场是在博傻与自我买错(长高了,再跌下去)”。

而美国四个多月前的政策利率还接近零,美联储也因此创美国货币政策有史以来最快收水节奏。同样,也是在7月,随着欧央行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欧元区开始告别负利率时代。

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缩表效果良好;市场已经接受了它,而且应该能够吸收它。他说,我们在缩表方面的计划基本上已经走上正轨,缩表可能需要持续2-2.5年,没有理由不认为这是明智的步伐。整体金融状况收紧了不少,我们将把政策利率提高到我们相信通胀会降至2%的水平。市场似乎对美联储2%的通胀承诺有信心,我们将密切关注金融状况,看是否适当收紧。

美联储如此猛加息、强紧缩旨在遏制高通胀。但自3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仍在节节攀升的通胀似乎暗示在对抗通胀的斗争中,美联储无甚进展。尤其当美国6月CPI同比暴涨9.1%,创逾40年新高时,市场一度押注美联储7月加息幅度将扩至100个基点,该预期直到美联储官方出面才降温。

“纠结之后,矫枉过正!”全球不少央行都在犯错同样的错误。

记得5月时,美联储曾表示将在6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但6月通胀数据恶化后,美联储的口风又变了——在会议召开前两天称加息75个基点。这之后,美联储又放风7月考虑升息50或75个基点,并称75个基点升息不太常见(倾向于50)。如此,前瞻指引再度被打脸。

在7月货币政策会上已正式宣布放弃利率前瞻指引的欧央行也是如此,其明确,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将“依赖数据”逐月决定。有说法称,若不是因为受到利率前瞻指引的约束,欧央行可能早在6月份就开始加息,可提前整整一个月。

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亦直言,恢复物价稳定和降低通胀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我们不认为这是一种权衡。我们认为双重使命是一致的。以前做得太少增加了以后处理问题的成本。“美联储再次承认犯错……”赵鹏说。

有意思的是,美联储或许担心再次错估通胀而被“打脸”,于是亦学习欧央行?如鲍威尔所言,我不会再给出2020年9月那样的前瞻性指引了——美联储将在每次利率会议上逐次就货币政策做出决定,避免发表具体的指引;但这可能是一种“话术”?他同时提及“9月有可能加息75基点,具体取决于数据表现。在某个时间点放慢加息节奏可能会是适宜的、但尚未决定何时开始放慢加息步伐,并称如果形势需要,美联储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比今天力度更大的行动。”

据此,机构评价,根据数据做决定和最终放缓加息步伐这种表述让事情发生转变,市场似乎倾向于认为美联储偏向鸽派。

其实,鲍威尔的讲话中,有鹰有鸽,可以说给了每个人想要的东西,看你想要什么与怎么去解读。

“加息路径或更为陡峭。”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资深美国经济学家柯冬铭(Thomas Costerg)指出,因美国6月CPI 指数同比上涨超过9%,市场持续担忧通胀会居高不下。

然而,柯冬铭认为,如此大幅度的加息凸显美联储的后知后觉。事实上,大多数经济指标,及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突然下跌都表明通胀将会放缓。加之经济活动也在急剧放缓,并可能因此降低通胀。实际上,现阶段的主要风险是对通胀的“矫枉过正”,采用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必要地推高失业率至远高于降低通胀所需的水平。

“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低估了美国经济对利率的敏感性。第二个问题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存在惯性。政策影响经济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需要向前看,而非回顾过去。”柯冬铭表示。

至于美联储是否暗中希望通过经济衰退以降低通胀还存在争议,但在瑞士百达财富管理看来并非如此。其观点是,美联储并不认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其关注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一直保持良好,而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根源在于住宅房地产、企业去库存以及随着市场情绪恶化可能突然停止的商业投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滞后指标,是“最后一击”。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于8月底举行,届时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事实上,柯冬铭认为美联储将更多地关注增长指标(以及不断上升的衰退风险),并采取更前瞻的态度对抗通胀。从本质上讲,预计鹰派的言论会消退。因此,9月美联储的行动是将小幅加息25个基点。

劳动力市场可能在年底前恶化,随着失业率上升,工资和通胀应大幅下降,柯冬铭认为美联储将视之为危险信号,并以此为由停止加息。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认为2023 年可能会发生温和的衰退,伴随失业率走高,故美联储不会进一步加息。在2020-2021年预算过度慷慨后,如此大幅度的货币紧缩——包括本周加息75个基点——可能意味着政策过度转向,甚至是错误。

然而,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并未就何时放慢加息做出决定;这可能显示,不少人对“放缓”的分析,显得一厢情愿。

不容小觑的是,近期海外风险资产开启反弹。前期空头交易相对拥挤,据西南证券分析,其构造的海外风险资产情绪指标近期打到负2倍标准差以下,权益端存在着对于利空的一致预期,空头短期相对力竭;COMEX 铜非商业净头寸也已经打到2010年以来 20%分位数以下,预示着空头力量短期来看已经相对释放完毕。

在西南证券看来,从基本面上其实也能找到当前市场反弹的理由,即当前全球交易的宏观叙事,已经开始尝试切换至渐行渐近的经济衰退之后联储重新转向宽松的“Fed put”交易。不过,若复盘 2018 年年底“Fed put”交易,当前可能为时尚早。“当前通胀的态势依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引, 市场在这个时间点开启对于未来联储边际转向的Fed put交易,实际上是有待商榷的。”

Mobius Capital Partners联合创始人麦朴思则预计美元将保持强势,而且有可能会进一步走强,原因是利率上升和交易员寻求避险资产。他表示,即使面对经济数据走弱,预计在通胀压力下美联储仍会“继续加息”。

为什么?似乎美联储不乏“继续加息”的底气。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言:我很高兴市场一直很有序。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我们有一个资本充足的银行体系;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情况还不错。家庭状况非常好;这并不是说,低收入家庭没有受到影响。鲍威尔还称,美联储不会对美国是否陷入衰退做出判断。衰退是许多行业的普遍衰退,而眼下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而这恰是美联储选择在高通胀难退的情况下持续收紧政策的底气所在。”赵鹏说。

如果说,在利率路径上,美联储开始减少提供具体的前瞻指引,而且其“鹰鸽兼具”之表述令市场总能找到自己的出口;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联储未来被“打脸”的次数也会减少呢?可市场总是多健忘,且多数时候非理性,其今日狂欢并不必然昭示明日无恙。何况美股已连续两次“公布利率当日涨、次日跌”。

毕竟,那个经典的费雪方程式之求解尚未完成,即MV=PT或P=MV/T,假设为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现在,需要通过加息来降低V的速度,从而遏制通胀。但显而易见的是,高债务环境下,货币政策过度转向,若未把握好节奏,容易导致经济硬着陆。

如鲍威尔坦言:我们需要使劳动力市场疲软,这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通胀回落。物价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基石。“我不认为我们必须要经历经济衰退,软着陆的可能性明显缩小了。”同样也是“话术”,但话外音中,似乎折射出其对“软着陆”越来越失去自信的样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