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运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进了人类进步、繁荣与交流。
2011年初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有关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翰林大运河集团所属的北京市通州区骑游协会倡议发起“沿《古运回望图》骑游京杭大运河”活动,让人们加深了对京杭大运河文化及沿岸风土民情的了解!此举得到了骑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来自9个城市的33名骑游者组成运河骑游队历经28个昼夜,胜利抵达杭州。翰林大运河集团成功制作了《重游运河图》。
让我们随着运河骑游队一起走进——宿迁泗阳县。
泗阳篇
泗阳县位于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的苏北平原,是一片绿色的土地、一座生态的城市,拥有全球唯一的杨树博物馆,东临周恩来故乡淮安,西接项王故里宿迁,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泗阳是中国八大名酒洋河大曲的发源地、中国唯一的“意杨之乡”,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建设模范县、最佳生态宜居县。
泗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织花机改革者卢廷兰(明代)、大书法家林大木(明代)、中国近代地理第一人张相文、中国历史上首个数学博士胡明复等才贤辈出。
泗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与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的结点,是黄河与长江“两水”文化交汇的中端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孕育了一处美丽富饶的天泽灵地,还天然形成了大汉江山南北交通的一处要塞。
运河文化
水是大运河的根本,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京杭大运河在泗阳境内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河道长38.55千米,流域面积44.37平方公里。这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也是泗阳城区重要的水源地。泗阳,因运河而美,运河畔,烙下了一个个独特的“泗阳印记”,让这座有2000多年建县史的小城在“黄金水道”上再现辉煌。
漫步泗阳境内的运河两岸,城市森林公园、黄河故道湿地公园、洋河产业园文化园、天后宫、骡马古街、张相文故里、程道口战役纪念馆等景点绵延分布,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运河文化带。每一处景点,承载一段泗阳传说,都有一个泗阳元素。这些文化积淀在泗阳厚重的历史长河中,历久弥香。
运河出惠济闸入清黄交汇处,穿过黄河入上运河西去四十里是古泗水国桃园县,也就是现在的泗阳县众兴镇,运河穿城而过,在运河畔的古骡马街上现今保存有一片古建筑,称为天后宫,也叫“闽商公馆”,旧时为道观供奉妈祖。为三进五开间制式,现存有前庙和大殿。前大殿前壁上镶嵌“河清”“海晏”两块古石碑,祝愿天下太平之意。后大殿石柱、石础刻工精巧,保留有闽南建筑风格,金丝楠木梁柱雕花精美,工艺高超。据东南大学教授李新建考据,此建筑应建于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被列入大运河文化遗存,是运河申遗项目之一,也是大运河中段上(淮安至泗阳)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妈祖文化建筑,作为妈祖文化在苏北腹地传播的重要实例。
洪泽湖渔鼓舞
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流域唯一的民间舞蹈形式,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最初由洪泽湖上渔民迷信活动逐渐演变成祭祀、节庆活动直至现在经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的舞台舞蹈艺术,其发展一直在洪泽湖流域,鼎盛于清末民初,泗阳沿湖乡镇曾涌现较多的渔鼓艺人。
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有着浓厚的湖区渔家风味,在洪泽湖地区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活动范围,一直延续到当代。
这一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科技的融入,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如今,泗阳湖区艺人时常表演的舞鱼、舞蟹、舞虾等简练而实际的节目,就是在渔鼓舞的基础上所作的创新和发展。
洋河股份泗阳基地酒文化旅游区位于泗阳县来安古镇,地域酿酒历史悠久,源于秦汉,被誉为“天然粮仓,大汉酒国”。 洋河大曲,曾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甜、绵、软、净、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蓝色经典”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江苏泗阳洋河酒厂继“洋河”2002年获中国驰名商标后,又一商标获得国家级认定。
在展现中国白酒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着力打造以白酒酿造、品鉴体验为核心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既有雄伟壮观的泗水古国酒文化广场、美轮美奂的五里井酒文化园、规模宏大的酿酒厂房、领跑行业的现代化包装物流园等,是一个融酿酒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区。
泗阳地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圈“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捷,境内铁路、公路、水运四通八达,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还是千里运河重要节点城市,建有运河沿线大型港口泗阳港。新时代的泗阳将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泗阳建设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简介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新华通讯社授予其“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来源:央广网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