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1.27"烈士殉难72周年 | 纪念红岩烈士王敏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今年是重庆“11.27”烈士殉难72周年。在新时代的今天,让我们重温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红岩精神薪火相传。

在众多红岩英烈中,有一位名叫王敏的烈士,他18岁就开始了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地下党工作,历任川鄂边区“五一”工作组长、营山县特支书记,1949年1月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同年11月14日遇害,牺牲时年仅28岁。

王敏烈士

王敏烈士

在敌后组建统一战线保护革命

王敏,1921年出生于重庆梁平区(原四川梁山县),1937年秋考入梁山中学,1938年,由李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9年,国民党政府派特务刘樊接任梁山中学校长,刘樊恣意解聘进步教师。王敏与学生代表前往县府所在地双桂堂,向县府提出严正要求。王敏还抄写了《告全县父老书》数十封,广泛散发,争取支持。经过斗争,县府同意三天内解决,刘樊再也不敢到学校来了。王敏经此事后,被开除出校,从此开始了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地下党工作。这个时候,王敏才18岁。

如今的梁平双桂堂。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的梁平双桂堂。图片来源网络

在长期的地下斗争中,王敏得出了“我们共产党像鱼,群众似水,鱼离了水便不能生存。我们共产党如果没有群众,那就要完蛋。所以,我们今天的首要工作,就是去发动群众,尽管放胆去干,不要顾及什么……”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王敏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947年,王敏先后任梁山、大竹、垫江、达县等地区的军事负责人和川东第一、六工委宣传委员。他奉命到梁山、达县交界处的南岳乡一带组织武装斗争。针对当时形势,王敏和党组织通过开展工作,争取到了范绍增等川军将领的支持,为后来党的地下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

至死都没说出党的秘密

资料图:航拍镜头下,渣滓洞掩映在重庆歌乐山茂密的树林中。耿骏宇 摄

资料图:航拍镜头下,渣滓洞掩映在重庆歌乐山茂密的树林中。耿骏宇 摄

1949年1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敏在营山被捕。在押送县府途中,王敏跳岩逃脱,但由于腿部受重伤,3天后王敏再次被捕,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尽管在狱中受尽种种酷刑,王敏也没有出卖同志。

王敏之子王心乾说,重庆解放后,和父亲一起关押在渣滓洞的难友,亲口告诉过他父亲在狱内的表现。“王敏积极乐观、至死都没有透露党的秘密。”

王敏常与被关押的同志交流斗争经验,帮助他们学习,用积极风趣的语言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迎接胜利。在牺牲前二十几天,王敏在牢房组织大家开展学习,号召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解放。他还风趣地说:“如果明天早晨大军进城了,我在腿上用竹杆绑成‘高脚狮子’,欢迎解放军,谁也认不出我是跛子呢!”

遗憾的是,王敏没能看到解放军进城那一刻。1949年11月14日,王敏跛着伤残未愈的双腿,与江竹筠等28名共产党人,被残酷枪杀于电台岚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